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兽药残留的危害及对策
被引量:
9
The harm and countermeasure on veterinary drug residues in animal derived food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不合理地使用和滥用兽药及饲料添加剂会造成动物性食品兽药残留超标。本文针对兽药残留问题对我国的畜禽产品出口、人类健康与环境安全、新药开发与临床用药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出了解决兽药残留问题的七项对策,包括完善监控体系、完善饲料中药物和可食用动物组织中兽药残留的检测方法、完善兽药使用停药期规定、建立兽药安全监测信息网、提高养殖业从业人员的用药水平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作者
古丽曼
史梅
机构地区
新疆兽药饲料监察所
出处
《中国兽药杂志》
2003年第7期4-7,共4页
Chinese Journal of Veterinary Drug
关键词
兽药残留
危害
动物性食品
监控体系
检测方法
停药期
分类号
S859.84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83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37
参考文献
8
1
蔡宝祥.
我国入世后兽医事业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
.畜牧与兽医,2002,34(1):1-2.
被引量:6
2
.国务院25号令,关于修改《兽药管理条例》的决定[Z].,2001—11-29..
3
.农业部公告第235号,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Z].,2002-12—24..
4
.农业部农牧发[1999]17号,关于发布《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的通知[Z].,1999—09-13..
5
.农牧发[2002]1号文,关于发布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的通知[Z].,2002-03-05..
6
陈杖榴 杨桂香 孙永学.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的毒性与生态毒理研究进展[J].动物保健品信息,2002,(8):5-7.
7
曾振灵 陈杖榴 黄显会.兽药残留与人类健康[J].广东兽药,2001,3(4):16-21.
8
徐士新.
控制兽药残留任重而道远[J]
.河南畜牧兽医,2001,22(1):16-17.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12
1
曹雨辰,田淑琴,韦田,龙江,李远森,严丹红,邹文.
微生物法检测成都地区动物源性食品的新霉素残留[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1(2):244-248.
被引量:4
2
徐海花,牛钟相,秦爱建,张万福.
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1(1):156-160.
被引量:33
3
赵文煜.
兽药残留危害及其防控措施[J]
.中国牛业科学,2016,42(2):82-84.
被引量:4
4
盖守睿,雷程红,梅丽艳.
浅谈加强兽医防疫体系的建设及其作用[J]
.当代畜牧,2013,42(9Z):2-3.
被引量:1
5
钟云道.
动物性食品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和防控对策[J]
.今日农业,2019,0(8):79-80.
6
李小野,郭小满.
兽药残留的潜在危害[J]
.兽医导刊,2019,0(24):14-14.
7
孙文洁.
兽药残留监控体系建设必要性的探讨[J]
.新疆农垦科技,2003,26(2):20-22.
被引量:2
8
白喜婷,王天奇,董发明.
论我国实行官方兽医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
.肉品卫生,2003(5):8-10.
被引量:1
9
张金枝,邵庆均,邹先定.
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
.家畜生态,2003,24(3):1-5.
被引量:9
10
石永胜,陈祖芬,李媛.
猪瘟免疫抗体监测及防制意见[J]
.广西畜牧兽医,2003,19(5):212-21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83
1
崔照琼,于福先.
牛奶中磺胺二甲基嘧啶的测定[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4,10(6):42-43.
被引量:1
2
吴国娟,张中文,沈红,孔刚.
北京地区奶牛乳房炎阳性率及发生规律的研究[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1,16(3):43-46.
被引量:35
3
汤丽芬,张选红,吴珏珩,陈红英,林广云,郑文晖,孔令宇.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广州部分地区肉类4种抗生素的残留量[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4,14(3):270-271.
被引量:5
4
孙国祥,王春芝.
荧光法测定磺胺嘧啶钠注射液的含量[J]
.药物分析杂志,1995,15(A01):36-37.
被引量:3
5
乔桂林,李涛.
磺胺-6-甲氧嘧啶在肉鸡的组织动力学与残留量研究[J]
.畜牧兽医学报,1989,20(2):156-161.
被引量:4
6
王晓娟,赵亮,王四旺.
薄层扫描法测定双苓胶囊中磺胺甲基异噁唑含量[J]
.西北药学杂志,1996,11(4):149-150.
被引量:2
7
覃志英,苏小川,黎军,唐振柱.
动物性食品中3种药物残留状况调查及分析[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23(3):503-504.
被引量:7
8
包晓玉,曹书杰,陈欣,陈建国.
循环伏安法测定磺胺嘧啶[J]
.应用化学,2006,23(8):858-861.
被引量:10
9
徐维海,张干,邹世春,李向东,刘玉春.
香港维多利亚港和珠江广州河段水体中抗生素的含量特征及其季节变化[J]
.环境科学,2006,27(12):2458-2462.
被引量:140
10
胡功政,李涛.
磺胺喹(口恶)啉在肉鸡组织中的残留与组织动力学[J]
.东北农学院学报,1990,21(2):160-167.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9
1
马燕梅.
动物性食品兽药残留及其控制措施[J]
.福建畜牧兽医,2004,26(5):58-60.
被引量:3
2
曹雨辰,田淑琴,韦田,龙江,李远森,严丹红,邹文.
微生物法检测成都地区动物源性食品的新霉素残留[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1(2):244-248.
被引量:4
3
沈红,吴国娟,李焕荣.
磺胺甲噁唑抗原合成及其抗体的制备[J]
.动物医学进展,2006,27(1):72-75.
被引量:3
4
李西波,侯玉泽,李静静.
分光光度法检测牛奶中的磺胺类药物残留[J]
.中国乳业,2008(11):54-56.
被引量:3
5
张腾,翟俊辉.
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法检测牛乳中磺胺嘧啶[J]
.乳业科学与技术,2017,40(1):13-15.
被引量:4
6
马玲,陈凤莲,凌丹,李志源,骆永泉,李丹,张怡轩,吴健敏.
广西主要动物源性产品中磺胺二甲嘧啶残留调查与分析[J]
.中国畜牧兽医,2018,45(11):3286-3295.
7
李晨辉,任源远,韩刚,曾昊,马兵.
2019年国家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控工作总结及分析[J]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20,10(6):24-28.
被引量:5
8
乌兰托亚,武二栓,杜景新,弓忠孝,白亚荣,张浩,李卫东,杨志荣.
内蒙古自治区水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分析[J]
.当代畜禽养殖业,2023(3):26-31.
被引量:1
9
房超,王捍东,王宗元,吕芳.
磺胺类药物残留及酶免疫法检测的研究[J]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4(2):16-17.
被引量:16
二级引证文献
37
1
刘旸,葛长荣.
酶联免疫吸附法在肉制品快速检测中的应用[J]
.肉品卫生,2005(7):29-31.
被引量:4
2
沈红,吴国娟,李焕荣.
磺胺甲噁唑抗原合成及其抗体的制备[J]
.动物医学进展,2006,27(1):72-75.
被引量:3
3
沈红,李焕荣,吴国娟,苏萍.
氨苯磺胺多克隆抗体的制备[J]
.中国兽药杂志,2006,40(4):13-16.
被引量:3
4
沈红,吴国娟,苏萍,郭振泉.
磺胺甲噁唑的控温相变免疫分析[J]
.中国兽医科学,2006,36(4):336-338.
被引量:2
5
李玉珍,林亲录,肖怀秋.
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6,17(3):108-112.
被引量:25
6
俎晶晶,屈凌波,孙武勇.
甲硝唑人工抗原的制备及其ELISA检测[J]
.动物医学进展,2007,28(1):11-13.
被引量:6
7
鲁晓翠,张改平,侯玉泽,邓瑞广,王自良,柴书军.
磺胺类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与检测[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34(4):11-15.
被引量:7
8
鲁晓翠,侯玉泽,邓瑞广,彩鸿翔,王自良,柴书军,张改平.
磺胺类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与检测[J]
.动物医学进展,2007,28(2):70-74.
被引量:17
9
王浩,林松,鲁强,朱加虹,张少恩.
磺胺二甲基嘧啶残留快速检测试剂条的研究[J]
.中国兽医杂志,2007,43(1):57-58.
被引量:1
10
刘沙洲,黄非,王丽丽,吕雪艳,阮琨,乔代蓉,曹毅,白林含.
新霉素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研究——新霉素抗体的制备[J]
.食品科技,2007,32(3):208-211.
被引量:3
1
艾晓杰.
家禽日粮抗营养因子的危害及对策[J]
.中国动物保健,2005,7(8):41-43.
被引量:1
2
试论蜂产品价格战的危害及对策[J]
.蜜蜂杂志,1999(4):20-22.
3
薛志勇.
高温对产蛋鸡的危害及对策[J]
.当代畜禽养殖业,2004(8):4-4.
4
袁森泉.
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及对策[J]
.饲料与畜牧(新饲料),1998(3):30-31.
5
艾晓杰.
家禽日粮抗营养因子的危害及对策[J]
.中国家禽,2004,26(1):5-8.
被引量:10
6
李向明,吴永森.
寄生虫病对家畜的危害及对策[J]
.农村实用科技,2000(6):24-24.
7
赵文,傅作仁,葛跃.
连阴天对日光温室果菜类生产的危害及对策[J]
.现代农业,1995(1):10-11.
被引量:1
8
包祥嘉,赵成新.
霉菌毒素对蛋鸡的危害及对策[J]
.中国禽业导刊,2007,24(3):41-41.
被引量:1
9
王文斌,张国新,张洁,赵伟利.
亲蟹小型化的危害及对策[J]
.河北渔业,1997(5):36-37.
10
胡梦红,王有基.
水产饲料霉变的危害及对策[J]
.北京水产,2006(1):28-30.
被引量:6
中国兽药杂志
2003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