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孙中山与南京建都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辛亥年间的南京建都,是时代激荡的产物和辛亥革命的积极成果,也是孙中山等革命领导人主观选择的结果,同时也是各种历史机缘的促合和南京历史的合理发展。尽管南京的都城地位很快为北京所取代,但南京作为民国的肇基之都,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在近代史上具有开创之功。
作者
王明德
机构地区
浙江台州学院社科系
出处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3年第8期34-40,共7页
Nanjing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辛亥革命
南京市
孙中山
建都
分类号
K258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66
1
严昌洪.
梦想,还是理想?——从孙中山关于武汉近代化建设蓝图看《实业计划》的可行性[J]
.近代史研究,1997(2):76-93.
被引量:2
2
王晓华.
孙中山的定都主张[J]
.社会科学辑刊,1988(3):107-107.
被引量:1
3
曾宪林.
大革命高潮时期的迁都之争[J]
.江汉论坛,1983(7):15-19.
被引量:3
4
谢本书.
略论1912年的建都之争[J]
.史学月刊,1982(1):47-52.
被引量:4
5
刘敬坤,富兵.
民国时期的首都、陪都与行都[J]
.民国档案,1994(1):114-117.
被引量:4
6
胡绳武.
民元定都之争[J]
.民国档案,1987(2):72-86.
被引量:7
7
王奇生.
民国时期首都与行政区划的变迁[J]
.历史教学(下半月),1992(2):28-30.
被引量:1
8
徐畅.
抗战后期建都之争[J]
.民国档案,2004(3):106-112.
被引量:5
9
焦静宜.
迁都之争与京保津兵变[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5-60.
被引量:3
10
倪侃.
迁都定天下之本——康有为迁都思想述论[J]
.历史教学问题,2001(3):20-2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5
1
辜宗秀,李香宁.
论民国时期武汉的三次首都机缘[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2):86-90.
2
苏全有.
论孙中山的武昌建都情结[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31(4):123-125.
被引量:1
3
陈鹏.
民国时期国都论争问题研究综述[J]
.船山学刊,2013(2):163-168.
被引量:1
4
高翔宇.
民元孙中山北上晤袁与迁都论争[J]
.史学月刊,2017(5):68-74.
被引量:4
5
苏全有.
孙中山与建都设置问题[J]
.天府新论,2004(2):98-100.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彭南生,邵彦涛.
民族命运共同体话语下的“兰州中心说”[J]
.人文杂志,2011(1):124-129.
被引量:7
2
辜宗秀,李香宁.
论民国时期武汉的三次首都机缘[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2):86-90.
3
苏全有,邹宝刚.
对孙中山活动地域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3):339-350.
4
陈鹏.
民国时期国都论争问题研究综述[J]
.船山学刊,2013(2):163-168.
被引量:1
5
彭南生,邵彦涛.
陆地中国还是海洋中国?——民国时期第四次建都论战中的东西之争及其内涵[J]
.人文杂志,2014(2):86-93.
被引量:5
6
邵彦涛.
疆域观与族类观的转变:兰州城市身份演变与“中国”观念变迁[J]
.青海民族研究,2014,25(1):174-178.
被引量:2
7
刘浦江.
元明革命的民族主义想象[J]
.中国史研究,2014(3):79-100.
被引量:32
8
王田祖,汪永臻.
西部欠发达地区体育扶贫的新视角——兼谈兰州申办全运会的构想与挑战[J]
.甘肃理论学刊,2016(4):153-157.
被引量:5
9
高翔宇.
民元孙中山北上晤袁与迁都论争[J]
.史学月刊,2017(5):68-74.
被引量:4
10
高翔宇.
孙中山北上提议铁路计划与民初党争[J]
.甘肃社会科学,2019(1):230-236.
被引量:1
1
程竞明.
周恩来的诗作和题联[J]
.新天地,2003,0(8):12-13.
2
贾泳洋,张洪岩.
杨靖宇与周恩来的早年接触[J]
.世纪桥,2010(8):32-34.
被引量:1
3
龚喜林,王诗堂,何新春.
从边缘走向中心——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述论[J]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2):57-60.
4
邹贤俊.
评《秦史稿》[J]
.史学史研究,1983(4):57-60.
被引量:1
5
李建忠.
是主观选择还是历史必然——20世纪50年代农业合作化动因的再认识[J]
.广西社会科学,2008(7):104-108.
被引量:5
6
侯杰,王小蕾.
李鸿章对甲午战争的反思——以1896年欧美之行为例[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18-23.
被引量:3
7
刘畅.
第一次见父亲,就成永别[J]
.环球人物,2008,0(21):71-74.
8
黄乃,安琳.
黄兴在辛亥武昌首义以后[J]
.历史研究,1982(2):79-90.
9
王西江.
百年古镇之五行脉象[J]
.旅游时代,2004,0(4):32-33.
10
孙冬虎.
定都北京的历史机缘[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1):27-30.
南京社会科学
2003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