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区域资源结构、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协调机制初探
被引量: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人地关系角度出发,区域资源、环境问题的出现是资源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间缺乏协调的结果。探索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中资源结构、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间的协调机制,对解决区域资源与环境问题、促进区域经济协调、稳定、持续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资源。
作者
刘卫东
张玉斌
机构地区
中科院地理所
哈尔滨市计委
出处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0-25,共6页
Economic Geography
关键词
资源结构
产业结构
空间结构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91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230
同被引文献
191
1
徐卫红,于福亮,龙爱华.
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模型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的应用[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S2):157-160.
被引量:14
2
万家佩,涂人猛.
试论区域发展的空间结构理论[J]
.江汉论坛,1992(11):19-24.
被引量:18
3
张苗根.
论城市—区域整合的要素传递与空间组织[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7(S1):30-39.
被引量:2
4
梁仁彩.
试论能源基地的类型及其综合发展[J]
.地理研究,1985,4(2):9-17.
被引量:9
5
周军.
中国城镇体系研究:综述与展望[J]
.城市问题,1995(4):2-6.
被引量:11
6
杨迅周,杨延哲,刘爱荣.
中原城市群空间整合战略探讨[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5):33-37.
被引量:57
7
刘卫东,Peter Dicken,杨伟聪.
信息技术对企业空间组织的影响——以诺基亚北京星网工业园为例[J]
.地理研究,2004,23(6):833-844.
被引量:76
8
张耀光,魏东岚,王国力,肇博,宋欣茹,王圣云.
中国海洋经济省际空间差异与海洋经济强省建设[J]
.地理研究,2005,24(1):46-56.
被引量:114
9
李国平,孙铁山,卢明华.
北京高科技产业集聚过程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学报,2003,58(6):927-936.
被引量:64
10
陈晓华.
边缘化地区空间整合战略目标选择——以安徽省池州为例[J]
.池州师专学报,2005,19(1):30-33.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6
1
张可远,沈正平.
江苏省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开发建设的比较研究[J]
.经济地理,2005,25(2):173-176.
被引量:5
2
张兴平.
论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基础[J]
.地域研究与开发,1996,15(2):14-16.
被引量:9
3
陈晓华,叶庆华.
区域空间整合研究:理论演进与研究内容[J]
.池州师专学报,2006,20(3):65-69.
被引量:5
4
徐祖春.
湖南省资源结构及其产业对策[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7,6(3):233-238.
5
魏晓婕,杨德刚,吴得文.
塔里木河流域产业结构经济效益比较研究[J]
.干旱区地理,2009,32(4):631-637.
被引量:5
6
董雯,杜宏茹,周艳时.
乌昌地区资源型产业的集聚特征及其城市化效应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2010,25(4):657-667.
被引量:11
7
张耀光,韩增林,刘锴,刘桂春.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2010,25(5):785-794.
被引量:27
8
董雯,邓锋,杨宇.
乌鲁木齐资源型产业的演变特征及其空间效应[J]
.地理研究,2011,30(4):723-734.
被引量:18
9
徐威威,盖美.
辽宁省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J]
.海洋信息,2016,31(2):33-40.
被引量:1
10
杨宇,董雯,刘毅,李小云.
东北地区资源型产业发展特征及对策建议[J]
.地理科学,2016,36(9):1359-1370.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230
1
武圣钦,杨德刚,霍金炜,武荣伟.
塔里木盆地近10年城乡发展水平及其协调度的时空演化规律[J]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2020,37(1):63-73.
被引量:2
2
项尧,高一阳,倪家乐.
文化哲学视角下海洋文化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J]
.财富时代,2019(10):161-161.
3
赵仁康,许正宁.
城市空间结构重组的产业动力机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4):146-150.
被引量:6
4
肖金成,刘保奎.
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形成机制研究[J]
.区域经济评论,2013(1):53-57.
被引量:9
5
赵玉萍.
浅议地理条件对日、韩、新三国经济发展的影响[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17(3):82-83.
6
高丽娜,颜姜慧.
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空间结构优化[J]
.市场周刊,2009,22(12):27-29.
7
朱华晟,王玉华,彭慧.
政企互动与产业集群空间结构演变——以浙江省为例[J]
.中国软科学,2005(1):107-113.
被引量:25
8
季文,申屠平.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区域人才资源管理创新[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20(9):9-11.
被引量:3
9
南秋菊,马礼,甘超华.
围场县农业地域资源优势与产业开发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2):176-179.
被引量:2
10
南秋菊,马礼,甘超华.
坝上地区资源优势与主导产业优化初步研究[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2):118-122.
被引量:2
1
姚引妹,华淑芳.
西部地区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应对策略[J]
.人口与计划生育,2008(3):25-26.
被引量:3
2
周福泉.
试论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及措施[J]
.林业科技情报,2006,38(4):60-61.
被引量:2
3
杨迎潮.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矛盾[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29-31.
被引量:1
4
李汝雄,王建基.
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
.环境保护,2000,28(11):29-30.
被引量:30
5
许文功.
循环经济的路上没有终点——一些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做法及启示[J]
.信息导刊,2005(4):8-11.
被引量:2
6
谢守红.
珠江三角洲资源、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3(4):41-43.
被引量:8
7
杨安民(整理).
统筹把握人口发展的大局[J]
.群言,2011(2):12-12.
8
卢嘉瑞.
全球视野的消费与可持续发展[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2):20-24.
9
胡彪,杨三变,熊英汉.
环渤海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探讨[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0,30(3):39-46.
被引量:7
10
张胜生.
依靠技术支撑 持续推进莱钢循环经济发展[J]
.莱钢科技,2009(5):1-5.
经济地理
199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