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苦荞麦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被引量:
81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Fagopyrum tatarium and Its Pharmacological Action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苦荞麦主要含黄酮类、有机酸类、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微量元素等。具有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抗菌消炎、抗乙肝表面抗原等作用。
作者
朱瑞
高南南
陈建民
机构地区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
出处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3年第2期7-9,共3页
Chinese Wild Plant Resources
关键词
苦荞麦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分类号
S517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54
同被引文献
655
引证文献
81
二级引证文献
640
参考文献
12
1
郑民实,阎燕,李文,邹正宇.
ELISA技术检测中草药抗HBsAg的实验研究[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1,11(2):53-55.
被引量:43
2
张政敏 王转花 林风艳 等.苦养蛋白复合物的营养成分及其抗衰老作用的研究[J].荞麦动态,2001,(1):8-10.
3
徐嘉生.苦荞麦粉降血脂实验研究[J].北京食品油粮科技,1987,(8):20-22.
4
张政 王转花 林汝法.苦荞麸皮中一种过氧化物酶的纯化及部分性质研究[J].荞麦动态,2000,(1):12-15.
5
鲁纯静,徐嘉生,赵萍.
苦荞麦降低血脂血糖实验报告[J]
.食品科学,1990,11(7):45-46.
被引量:7
6
王杰.新疆苦养麦降血糖临床初步观察[J].养麦动态,1992,(2):42-44.
7
秦(方日) 陶冠军.苦养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A].Waters公司.Waters液质连用应用专集(二)[C].,1992.43—45.
8
徐嘉生 张太生 郭玉刚.苦养粉临床疗效实验及其保健功能概述[A]..食品工业科技,1999年增刊-北京食品学会成立20周年论文集[C].,.53—56.
9
Suzuki Tateo. CA, 1988,108 : 110986g.
10
Saxena VK. CA,1988.108,218953h.
二级参考文献
3
1
郑民实,韩漪萍.中草药抗HBsAg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8(03).
2
郑民实,郑有方.
1000种中草药抑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实验研究[J]
.中医杂志,1989,30(11):47-48.
被引量:33
3
郑民实,罗思齐.
中草药抗HBsAg的实验研究[J]
.微生物学杂志,1987,8(4):1-5.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54
1
杨锦竹,蒋佳洛,张玉蝶,罗林,游宇.
青果的本草考证及药理研究进展[J]
.轻工科技,2020(11):17-19.
被引量:4
2
何志勇,夏文水.
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橄榄中多酚含量的研究[J]
.林产化学与工业,2006,26(4):15-18.
被引量:59
3
杨春,陕方,薛春生,段亚利.
黑苦荞醋软胶囊的研究[J]
.农产品加工(下),2005(5):26-27.
被引量:1
4
杜双奎,李志西,于修烛.
荞麦蛋白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2004,25(10):409-414.
被引量:31
5
林汝法,陕方,宋金翠,孟宪军.
酶法水解苦荞麸皮蛋白生产降血压肽[J]
.食品科学,2004,25(11):207-209.
被引量:15
6
郭爱莲.
苦荞营养挂面的研制[J]
.食品工业科技,1994,15(2):27-29.
7
段文军,孔庚星.
青果微量元素的测定及其含量与功效的关系[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1995,12(3):32-33.
被引量:21
8
杨德全,程兴安,王晓瑜,卫社彦,高江虹,白焕智.
吴旗苦荞麦粉营养成分分析[J]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4(1):52-58.
被引量:4
9
陈红云,刘光明,石武祥,宋正蕊.
中药贯众的研究进展[J]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5(6):75-77.
被引量:27
10
何志勇,夏文水.
中药青果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J]
.中成药,2006,28(7):1024-1026.
被引量:31
同被引文献
655
1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编写组,王增武,胡盛寿.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概要[J]
.中华老年病研究电子杂志,2020(4):4-15.
被引量:951
2
戴亚明.
硒、碲氢化物发生的反应机理和反应条件[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7,43(11):901-905.
被引量:11
3
田龙.
苦荞中抗氧化物质分子结构的波谱学分析[J]
.粮食与饲料工业,2008(2):25-27.
被引量:9
4
刘淑梅,韩淑英,崔国金,朱丽莎,吕华.
甜荞麦叶总黄酮降糖、降脂作用及机制[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24(19):1815-1817.
被引量:63
5
何龙飞,王爱勤.
外源有机酸对小麦铝毒害的缓解效应[J]
.华北农学报,2002,17(z1):75-79.
被引量:17
6
王毅,齐红霞,谷斌斌,黄伟,赵红光.
苦荞麦蛋白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治疗作用研究[J]
.浙江预防医学,2009,21(1):4-5.
被引量:18
7
贾玮玮,刘敦华.
宁夏荞麦开发利用研究进展[J]
.保鲜与加工,2009,9(1):1-4.
被引量:10
8
花旭斌,李正涛,张忠,肖诗明.
苦荞麦叶片制茶工艺的探讨[J]
.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6(4):126-128.
被引量:5
9
张永军,王家宁,唐俊明,黄永章,杨建业,郭凌郧,孔霞,郑飞.
PEP-1-CAT融合蛋白预处理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
.郧阳医学院学报,2010,29(4):303-307.
被引量:5
10
胡国华,马正智,杨琴,王飞.
复合稳定剂在乳制品中的应用基础研究进展[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9,20(S1):90-93.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81
1
周元成.
关于荞麦生物类黄酮的研究进展[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6):131-133.
被引量:12
2
杨春,陕方,薛春生,段亚利.
黑苦荞醋软胶囊的研究[J]
.农产品加工(下),2005(5):26-27.
被引量:1
3
曹艳萍,芦翠英.
甜荞麦秸中提取总黄酮的工艺研究[J]
.食品科学,2004,25(11):161-163.
被引量:6
4
曹艳萍.
苦荞麦麸皮中总黄酮的乙醇提取工艺研究[J]
.食品科学,2005,26(3):98-100.
被引量:13
5
季春燕,周乐,王欣,王国强.
正交设计优选苦荞黄酮成分的超声提取工艺[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5):105-107.
被引量:8
6
舒成仁,裘军,王高升.
苦荞麦籽粒提取物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影响[J]
.医药导报,2005,24(10):880-882.
被引量:3
7
罗光宏,陈天仁,祖廷勋,杨生辉,张汉燚.
苦荞生物类黄酮及其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2005,26(9):542-545.
被引量:26
8
童红莉,田亚平,汪德清,董振南,邓心新.
苦荞壳提取物对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27(2):120-122.
被引量:10
9
刘拥海,俞乐,黄伟华,李献恩,伍潮,王海滨.
苦荞种子萌发条件和愈伤组织的诱导[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1):12-14.
被引量:7
10
赵利霞,谭军,潘思轶,汪兴平.
荞麦苗的开发利用与前景展望[J]
.食品科学,2006,27(4):267-269.
被引量:15
二级引证文献
640
1
刘宏,夏慧敏,李娜,刘悦,王焕芸.
响应面法优化荞麦芽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和稳定性的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8):2870-2882.
被引量:5
2
张久盘,杨崇庆,常克勤,穆兰海,杜燕萍.
荞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J]
.江西农业,2019,0(22):107-109.
3
周良,钱海兵,黄凯丰,饶光玲,吴兴慧,李振宙,张余,黄小燕.
干旱胁迫对苦荞调节小鼠血糖、血脂及免疫力的影响[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21,40(5):2244-2253.
被引量:2
4
高云涛,李干鹏,李正全,唐光阳,张宝通.
超声集成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从苦荞麦苗中提取总黄酮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
.食品科学,2009,30(2):110-113.
被引量:35
5
季慧.
“米邦塔”仙人掌营养面包的工艺研究[J]
.粮食与饲料工业,2009(10):19-21.
6
黄凯丰,时政,欧腾,韩承华,陈敏,浦琳佳.
荞麦苗的营养保健成分分析[J]
.北方园艺,2011(10):22-24.
被引量:7
7
施明毅,李建利,张继斌,毛琼丽.
苦荞麦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研究[J]
.中药与临床,2012,3(6):23-25.
被引量:2
8
潘建刚,马利兵,刘忠艳,赵秀娟,贾晋.
甜荞子粒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2):412-414.
被引量:3
9
王廷璞,赵强,袁建军.
响应面法优化苦荞壳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4,5(6):1629-1640.
被引量:8
10
彭镰心,勾秋芬,邹亮,赵钢.
HPLC法测定不同品种苦荞麦中的手性肌醇[J]
.中草药,2009,40(S1):279-281.
被引量:8
1
姚政,赵京音.
有机肥对土壤中难溶营养元素的活化作用[J]
.上海农业科技,1994(4):40-41.
2
金银花系列饮品生产技术[J]
.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2012(11):57-57.
3
金银花系列饮品生产技术[J]
.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2011(11):58-58.
被引量:1
4
吴泉.
分析大豆根系分泌物并检测其化感作用[J]
.河南科技,2013,32(5X):213-213.
被引量:9
5
李明刚,但野利秋.
分泌性磷酸酶及有机酸于根际分布状况的初步研究[J]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1998,11(1):41-47.
被引量:3
6
哪些肥料不能混施[J]
.湖北植保,2015,0(3):11-11.
7
张鹏飞,宋杰,陈佳,陆慧琦,韩焕兴.
量子点与抗乙肝表面抗原(HBsAg)抗体的偶联研究[J]
.分析化学,2013,41(6):846-850.
被引量:5
8
贺晓辉,柴家荣,李廷睦,屈生彬,张晨东,刘敬业.
不同产区香料烟致香物质分析比较[J]
.昆明学院学报,2012,34(3):13-15.
被引量:2
9
韩丽梅,王树起,鞠会艳,阎飞,李国权,阎吉昌.
大豆根分泌物的鉴定及其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J]
.大豆科学,2000,19(2):119-125.
被引量:82
10
周显奴,郑卓辉,曹学文,蔡月彩.
华南地区露地草莓高产栽培技术[J]
.长江蔬菜,2009(9):24-25.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