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复调性——巴赫金访谈录
被引量:
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巴赫金文论的一个核心便是人文话语的“复调性” ,不同界面的“复调性”。“复调性”这一学说的思想原点在哪里 ?近几十年来 ,不少学者对它进行了不同的解读。波兰学者兹比格涅夫·波德古热茨曾于 1 971年采访过晚年隐居中的巴赫金。这篇珍贵的访谈录 ,记录了巴赫金本人晚年对陀氏小说“复调性”的解说。它对于我们走近巴赫金 ,理解巴氏学说中的这一关键词 ,无疑是有益的。
作者
周启超
出处
《俄罗斯文艺》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0-44,63,共6页
Russian Literature & Arts
关键词
陀思妥耶夫斯基
小说
复调性
巴赫金
人物访谈
文学评论
俄罗斯
分类号
I51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8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88
1
丁世鑫.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现代中国遭受冷落的原因探析[J]
.理论月刊,2009(1):65-67.
被引量:1
2
刘再复,刘剑梅.
东西方的两种伟大心灵景观——曹雪芹和陀思妥耶夫斯基[J]
.书屋,2008(6):10-18.
被引量:3
3
张百春.
别尔嘉耶夫与陀思妥耶夫斯基[J]
.博览群书,2002(4):23-25.
被引量:1
4
董尚文.
圣爱与反抗──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鲁迅的价值信念之比较[J]
.外国文学研究,1999,21(1):126-132.
被引量:3
5
缑广飞.
唯一的复调现象——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化意义漫论[J]
.国外文学,1999(4):57-61.
被引量:1
6
白春仁.
巴赫金──求索对话思维[J]
.文学评论,1998(5):101-108.
被引量:45
7
钱中文.
论巴赫金的交往美学及其人文科学方法论[J]
.文艺研究,1998(1):32-46.
被引量:19
8
刘亚丁.
《两重人格》浅探[J]
.外国文学研究,1986,8(2):31-36.
被引量:3
9
刘虎.
用温和的爱去征服世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宗教伦理学[J]
.外国文学研究,1986,8(1):23-28.
被引量:8
10
许子东.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张贤亮——兼谈俄罗斯与中国近现代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忏悔”主题[J]
.文艺理论研究,1986(1):44-55.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8
1
罗益民.
论巴赫金“完成”与“未完成”的多重价值内涵[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2(3):65-69.
被引量:2
2
倪霞.
论《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多义性叙述[J]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1(2):40-42.
3
周启超.
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对人文科学研究的意义[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1):98-106.
被引量:9
4
赵桂莲.
新中国60年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之考察与分析[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8(2):93-97.
被引量:2
5
张磊.
新世纪中国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综述[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1(2):119-123.
被引量:1
6
张进,杨洪敏.
《论语》叙事特征探究[J]
.甘肃社会科学,2014(4):76-80.
被引量:1
7
石亚兵,唐开福.
教育叙事中的复调写作:历史发展、内涵与三维特征——兼论《思想肖像》中复调写作的运用[J]
.高等理科教育,2016(1):21-26.
8
郑丹青.
论巴赫金的存在之思——兼论巴赫金复调理论与海德格尔存在论的共通点[J]
.广西社会科学,2017(11):63-67.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王莉,杨慧.
论巴赫金思想的核心——“成长”[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3):90-93.
2
庄琰.
当巴赫金遇到福克纳——试用复调理论解析《我弥留之际》[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4(3):103-105.
被引量:1
3
邢蕾.
批判性对话——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重构[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0):129-130.
4
李惠珍.
《父亲的微笑之光》中的创伤叙事策略简论[J]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6(2):54-57.
被引量:1
5
史馨.
《上学路上》:人文情怀与复调美学[J]
.电影艺术,2015(5):28-30.
6
胡心红,李新,王习胜.
叙事转型:高校教师政治认同的塑造策略[J]
.宜宾学院学报,2016,16(5):110-118.
被引量:1
7
刘娜.
新世纪文化转型中的中国陀思妥耶夫斯基译介与研究[J]
.俄罗斯文艺,2017(1):145-151.
8
唐子茜,丁建新.
《水浒传》英译本的复调研究——文化批评视角[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0(6):132-139.
被引量:3
9
周启超.
巴赫金文论核心话语的中国之旅:回望与反思[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8,0(1):64-71.
被引量:3
10
袁春.
论库尔特·冯内古特小说的狂欢化品质[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0(3Z):60-61.
1
勉力明.
我对审美教育的理解[J]
.宁夏教育,1999,0(12):52-52.
2
张丽.
普通音乐教学中的复调性创造思维培养[J]
.音乐时空,2014(9):136-136.
3
罗治国,王波英.
不一样的课堂 同样的精彩[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17):51-51.
4
张春梅.
语文教学中的平等对话[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7(7):4-6.
被引量:1
5
戴春梅.
以对话沟通为渠道树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新理念——试析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5):255-255.
6
王娜.
我国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以北京市A小学为例[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5(1):54-56.
被引量:1
7
童明辉.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与中学语文教学[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7(12):102-103.
被引量:3
8
吴美娇,李雪芳.
基于对话理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探讨[J]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6):102-104.
被引量:1
9
曾军.
问题意识的对话——中国巴赫金接受30年的回顾与反思[J]
.学习与探索,2009(5):210-218.
被引量:1
10
车新能.
构建和谐对话课堂 从这里切入[J]
.四川教育,2010(4):40-40.
被引量:1
俄罗斯文艺
200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