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金融衍生产品创新与中国的策略选择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阐述了金融衍生产品对经济的影响 ,并指出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 。
作者
刘学贵
机构地区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学术界》
2003年第3期192-196,共5页
Academics
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科研项目"WTO与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的阶段性成果
项目批准号 :2 0 0 2 jqw11
关键词
金融衍生产品
市场
金融创新
中国
金融全球化
经济影响
分类号
F832.2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6
1
邱泉、邱蓉.认识和把握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的机遇[N].金融时报,2001-2-24.
2
梁尔政,邢学艳.
金融衍生工具的特点、问题、监管与启示[J]
.经济师,2001(3):134-135.
被引量:4
3
焦艳玲.
论金融衍生市场理论及现实层次上的规范方向[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999,20(5):29-32.
被引量:1
4
刘学贵.
金融工程与中国金融发展[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5(4):30-35.
被引量:7
5
Nick Battley: The World' s Futures & Options Markets, Probus Publishing Company, Cambridge, England, 1993.
6
Marshall J, Bansal V. Financial Engineering-A complete Guide to Finacial Innovation.Allyn & Bacon Inc. 1992.
二级参考文献
5
1
周立.金融工程的战略位置及在我国的发展[J].人大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2000,2.
2
Marshall J.Financial Engineering-A Complete Guide to Financial In novation[M].Allyn &Bacon Inc,1992.
3
宋逢明.
金融科学的工程化[J]
.金融研究,1997(7):1-5.
被引量:20
4
肖晟.
试论当代金融信息化[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51-56.
被引量:10
5
陈平.
金融工程——后冷战时代全球竞争的新战场[J]
.国有资产研究,1998(3):7-10.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9
1
黄建明,汤捷.
论发展我国金融工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
.企业技术开发,2004,23(10):53-54.
2
王晋忠.
金融工程学科建设探讨[J]
.财经科学,2004(6):12-14.
被引量:3
3
谢沛善.
金融工程与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J]
.广西金融研究,2005(9):38-40.
被引量:1
4
侯沛沛.
从亚洲金融危机看外汇衍生品的作用及防范[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71-75.
被引量:1
5
贺晓晶.
探讨我国金融信息服务如何实现信息对称[J]
.中国市场,2011(39):57-58.
6
陈俊杰.
匹配于民营企业产业集群的专业市场金融服务探析[J]
.金融教育研究,2008,22(3):45-47.
7
张宇.
我国金融工程发展面临的障碍与对策分析[J]
.中国商论,2016,0(30):23-24.
被引量:2
8
马海容.
论金融衍生工具的特点与风险管理[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7):36-37.
9
韩秀贞.
完善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思考[J]
.中国证券期货,2012,15(A10):233-233.
同被引文献
5
1
郑良芳.
稳妥发展衍生产品市场[J]
.中国经济信息,2004(16):63-64.
被引量:2
2
弗兰克·J.法博奇.金融衍生工具:发展与监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13-14.
3
周小舟.商业银行试水衍生品交易[N].国际金融报,2004-09-27.
4
加里·J.斯基纳西.现代银行业与场外衍生工具市场--全球金融的变化及其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58.
5
卢鸿.
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障碍及其对策[J]
.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13-1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王灏,丁宏.
金融衍生品创新的内涵和产出函数模型[J]
.财经问题研究,2008(8):67-70.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薛敬孝.
当前世界金融-经济危机的性质及原因——基于理论、历史和现状的比较分析[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65-73.
被引量:13
2
韩鹏.
上市公司使用金融衍生品避险动机的实证研究——来自金融保险业的经验证据[J]
.财务与金融,2010(1):1-4.
3
陈锴.
金融衍生工具在我国企业风险管理的应用评述[J]
.商场现代化,2019(24):83-84.
被引量:1
4
姚亚欣,王涛,姜思思,黄逸明.
关于我国金融衍生品发展的研究综述[J]
.商业观察,2023,9(35):102-107.
1
陈雨明,刘素瑛.
金融衍生产品创新与风险控制[J]
.武汉金融,2006(5):47-48.
被引量:1
2
邓翠薇.
完善我国金融衍生产品法律规制的新思考[J]
.西南金融,2012(7):20-22.
3
胡亮.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向与中国的策略选择[J]
.生产力研究,2005(9):131-133.
4
巴曙松.
经济下行期中小银行的应对策略[J]
.银行家,2009(1):35-37.
被引量:1
5
刘智,郑伟.
金融衍生产品创新与商业银行改革[J]
.农村金融研究,2007(3):43-44.
被引量:1
6
张生武,周敏.
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创新:认股权证[J]
.市场周刊,2006,19(5):106-107.
被引量:1
7
齐险超,徐蓉.
金融产品创新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06X):46-47.
被引量:1
8
廖国民,方劲.
当前我国亟需加强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5,0(6):53-54.
9
付一书.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策略及中资银行的应对措施[J]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1(5):21-24.
被引量:1
10
翁东玲,张若谷.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进程中的东亚金融合作--兼论中国的策略选择[J]
.亚太经济,2015(6):29-35.
被引量:2
学术界
200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