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坚持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工作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高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进程中 ,要使高校学生工作取得实效 ,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本文从明确大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强化服务意识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工作队伍 ,以确保实现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工作顺利展开等方面 ,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作者
卢建平
潘宝路
丁章顺
机构地区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出处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80-81,共2页
Liaoning 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高校
学生工作
素质教育
工作思路
服务意识
人本主义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52
同被引文献
21
1
江河.
大学生学风状况调查分析与建议——以长沙理工大学物电学院学风为例[J]
.中国电力教育,2008(4):123-125.
被引量:9
2
胡祥平.
建设适应新世纪要求的高素质高校学生工作队伍[J]
.贵州教育,2004,0(6):6-7.
被引量:3
3
彭向阳.
以人为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9(1):76-79.
被引量:4
4
王晶.
“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0(4):51-52.
被引量:6
5
梁春华.
论高校学生工作人性化的实施策略[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2):314-316.
被引量:5
6
白涛.
对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的探索[J]
.青年探索,2005(3):52-54.
被引量:16
7
郑邦山.
论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学生工作中的创新[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84-85.
被引量:1
8
马晴.
谈“友善用脑”的科学依据[J]
.北京教育(普教版),2006(6):46-47.
被引量:3
9
常海峰,张国清.
以人为本,推进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3):90-91.
被引量:4
10
王巧.
地方高校大学生学风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7):71-72.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7
1
杨发玉.
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S1):128-131.
被引量:7
2
沈兴全.
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04(9):57-58.
被引量:37
3
黄海洋,孟宪东,周文华.
教育中的“以人为本”与“友善用脑”[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1):82-85.
被引量:3
4
陈永福.
开展链式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J]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4(5):134-135.
被引量:4
5
游少萍,吴娟.
完善人本管理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融合[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0):149-150.
6
李建.
经管类专业学生学风状况调查分析与建议[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5):78-80.
7
曾婷.
职业院校思政教学中“友善用脑”教学方法的实施[J]
.学理论,2014(35):230-23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2
1
林主华.
广东海洋大学学风现状调查与分析[J]
.文教资料,2008(27):187-189.
2
林主华.
大学新生的思想特点与教育管理[J]
.文教资料,2008(29):195-197.
被引量:5
3
罗志翠,单桂峰.
大学后进生的预防与帮扶[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5):147-148.
被引量:8
4
林少苑.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浅谈[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26(6):10-12.
被引量:3
5
刘帅武,梁凡.
“对症下药”做好高职“3+2”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21-22.
被引量:3
6
王秉泽.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机制[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7(8):86-88.
被引量:5
7
夏玉琴.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5):105-107.
被引量:8
8
陈国梁,李云恒.
坚持以学生为本 提高学生工作实效[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4):58-59.
被引量:10
9
钟雄星.
高校团建工作进学生社团新探[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9(4):75-76.
被引量:2
10
张书明,李莉丽,徐法寅.
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在学生工作中的应用[J]
.中国高教研究,2007(5):78-79.
被引量:21
1
何万厉.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究教学的有效运用[J]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16(10):24-24.
2
刘星.
关于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策略的思考[J]
.祖国(教育版),2013(3):335-336.
被引量:1
3
张万民.
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与德育实效性的反思[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4,18(1):40-43.
被引量:5
4
许强新.
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实施主体性教育的分析[J]
.学园,2012(10):144-144.
被引量:1
5
张华强.
如何改进小学数学教学方法[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5,0(35):149-149.
6
龚竞舒.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探索[J]
.求知导刊,2016(20):72-72.
被引量:1
7
王美青.
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
.新课程(综合版),2011(2):81-82.
8
肖颖.
抓好家园共育的四个着力点[J]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16,0(1):46-47.
9
卢芳.
发挥学生主导作用,强化高中体育教学成效[J]
.高考,2015,0(11X):289-289.
10
叶文华.
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俪人(教师),2015,0(22):101-101.
辽宁教育研究
2003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