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人为本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以人为本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及师生观念变化对高校提出的时代要求,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性的基础,是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与时俱进的关键所在。高校必须系统整合校内各方面的力量。
作者
赵月霞
机构地区
石家庄铁道学院团委
出处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3期57-58,共2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人本主义
服务意识
自我教育
高校
工作方法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2
1
廖志鹏.
从教育本质看“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道德教育[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4):83-84.
被引量:1
2
徐春根.
教育的本质刍议[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2):4-6.
被引量:2
3
李忠杰.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深刻内涵[J]
.半月谈,2004(17):6-9.
被引量:11
4
戴树根.
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7(6):122-125.
被引量:71
5
张艳新,罗洪铁.
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有效实现[J]
.思想教育研究,2005(11):8-10.
被引量:19
6
王琼.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J]
.青年探索,2006(1):57-58.
被引量:6
7
赵亚平,朱俊华.大学的本质与境界[N].光明日报,2009-10-14(11).
8
山本敏明.教育的本质在于克服盲目[N].光明日报,2003-09-11(11).
9
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M]//杨亚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0
粟高燕.
论教育史学的人文价值及其实现[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1):131-13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5
1
廖志鹏.
从教育本质看“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道德教育[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4):83-84.
被引量:1
2
陆扬琳,朱忠建,葛洪宝.
坚持以人为本 提升工作水平——对高校院(系)党组织落实以人为本的思考[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9(1):57-59.
被引量:1
3
李艳红.
现代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本”理念[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4):15-17.
被引量:1
4
肖红.
大学教育的本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凯里学院学报,2011,29(2):8-11.
被引量:2
5
闫耀军.
做好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
.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8(3):36-40.
二级引证文献
5
1
黄丽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和谐主旋律——以人为本[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9):291-292.
2
肖红.
大学教育的本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凯里学院学报,2011,29(2):8-11.
被引量:2
3
高东雁,姚继红,李卫平,刘克辛.
有关《药理学教学》的哲学思考[J]
.中国科技信息,2012(18):140-140.
被引量:3
4
肖红.
初等教育专业《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X实践教学模式实践实证研究[J]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8(3):145-149.
被引量:1
5
张浩,彭青和,奚德荣.
医学院校党组织组织力提升路径研究[J]
.绥化学院学报,2022,42(6):110-112.
1
张绍武,李智林.
军事干部有条件做好思想政治工作[J]
.国防,1990,0(6):34-34.
2
既要继承 又要创新[J]
.求是,2000(6):47-47.
被引量:1
3
虎学军,杨桂兰.
对新教材的认识[J]
.宁夏教育,2003(4):19-20.
4
杨勇.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J]
.闽江学院学报,2018,39(1):85-90.
5
颜飞.
试述论辩演讲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95-97.
6
Zhang Baijia.
Changes in Diplomatic Philosophy in the Course of China's Growth since 1949——The Shift from a Revolutionary and National Perspective to a Developmental and Global Outlook[J]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18,39(2):133-152.
被引量:2
中国高等教育
2003年 第1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