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SF_6示踪技术与能位测定联合检测复杂采空区漏风
被引量:
18
SF_6 tracking technology and energy level detecting combined to detect and measure ventilation leakage in complicated goaf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针对煤矿井下采空区的复杂漏风关系,提出了采用能位测定与SF_6示踪技术联合检测采空区漏风,并以某矿一综采工作面周围采空区为例,阐述了该技术的使用过程和方法。该方法有利于提高复杂采空区漏风检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避免盲目性,对减少采空区漏风,预防采空区煤炭自燃具有实际意义。
作者
江卫
机构地区
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9-11,共3页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能位测定
示踪技术
采空区漏风
检测
分类号
TD723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90
引证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111
参考文献
1
1
邵辉,代广龙,张国枢.
SF_6-CF_2ClBr双元示踪气体检测复杂采空区漏风技术[J]
.煤炭科学技术,1998,26(4):1-4.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11
1
倪文耀.
抽出式通风矿井外部漏风率的正确测算法[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4):90-92.
被引量:17
2
纪健.
坚持国有企业改革的正确方向——河南石油总公司原党委书记陈天源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引出的教训[J]
.中国石化,2005(4):14-17.
3
邵辉,施志荣,朱其良,秦文浩,吴国新.
化工重大泄漏事故扩散过程的模拟研究[J]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6,18(2):26-29.
被引量:12
4
杨勇,史惠堂.
应用示踪技术检测矿井采空区漏风[J]
.中国煤炭,2009,35(2):52-55.
被引量:18
5
李广培,戴广龙,袁树杰,张树川.
煤岩裂隙中脉冲释放示踪气体运移规律分析[J]
.煤矿安全,2011,42(1):133-135.
被引量:2
6
陈立胜.
浅谈淀粉化工企业泄漏的治理措施[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1(5):340-341.
7
梅福树,戴广龙,秦汝祥,周言安,陈梅勇.
潘一东矿Y型回采工作面采空区漏风检测[J]
.矿业安全与环保,2014,41(2):70-72.
被引量:3
8
郭兴明,徐精彩,惠世恩.
松散煤体中氧气输运过程的理论分析[J]
.煤炭学报,2001,26(6):643-648.
被引量:8
9
秦波涛,李增华.
利用SF_6气体测定矿井漏风技术[J]
.河北煤炭,2002(1):1-2.
被引量:25
10
薛华,曾帆,杨立涛,陈超峰,上官志洪.
六氟化硫(SF_6)气体的快速定量分析方法[J]
.低温与特气,2014,32(5):29-31.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90
1
褚廷湘,余明高,杨胜强,贾海林.
煤岩裂隙发育诱导采空区漏风及自燃防治研究[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0,27(1):87-93.
被引量:64
2
曹慧哲,杨宗森,谈和平,吴凤山.
基于慢变流理论的管网泄漏检测模型的建立[J]
.给水排水,2011,37(S1):466-470.
被引量:1
3
李树清,何学秋,李绍泉,张书金,颜智,解庆雪,丁勇.
煤层群双重卸压开采覆岩移动及裂隙动态演化的实验研究[J]
.煤炭学报,2013,38(12):2146-2152.
被引量:35
4
徐精彩,张辛亥,邓军,文虎,王占榜,金永飞.
常村煤矿2106综放面采空区“三带”规律及自燃危险性研究[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9(3):1-4.
被引量:26
5
陈广伟,郭兴海.
利用示踪技术判断采空区漏风通路[J]
.煤炭技术,2005,24(6):62-63.
被引量:5
6
张辛亥,席光,陈晓坤,邓军,文虎.
近距离煤层群开采自燃危险区域划分及自燃预测[J]
.煤炭学报,2005,30(6):733-736.
被引量:59
7
陈书旺,王明时,陆守权,周鹏,张锐.
红外传感技术在地下管道寻迹中的应用[J]
.传感技术学报,2006,19(1):211-214.
被引量:6
8
肖旸,徐精彩,李树刚,邓军.
近距离煤层采空区自然发火预测模型研究[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1(2):5-8.
被引量:18
9
张福成.
SF_6示踪气体测定漏风技术在神东矿区的应用[J]
.煤炭工程,2006,38(6):94-96.
被引量:21
10
胡千庭,梁运培,刘见中.
采空区瓦斯流动规律的CFD模拟[J]
.煤炭学报,2007,32(7):719-723.
被引量:190
引证文献
18
1
王琰,周建,王元.
高地温综放工作面采空区漏风规律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2020,48(S02):155-158.
被引量:2
2
王永安.
示踪技术在哈拉沟矿漏风检测中的应用[J]
.煤,2008,17(7):91-93.
被引量:5
3
董文静,李列平,黄鹤翔,赵东.
SF_6示踪法在埋地管道检漏中的应用[J]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09,45(3):154-156.
被引量:7
4
李广培,戴广龙,袁树杰,张树川.
煤岩裂隙中脉冲释放示踪气体运移规律分析[J]
.煤矿安全,2011,42(1):133-135.
被引量:2
5
马驰,王永保,曹平小,卢平.
深井易自燃煤层沿空掘巷预留窄煤柱煤自燃防治技术[J]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9(1):37-39.
被引量:5
6
陶远,秦汝祥,庞文华.
U型综采工作面采空区流场数值模拟[J]
.煤矿安全,2014,45(1):186-188.
被引量:10
7
王海燕,冯超,耿兰,余波,崔小龙,陈美贞.
基于能位测定和示踪检测法的地下煤火漏风状态研究[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4,10(1):118-123.
被引量:19
8
张学博,程红军.
SF6示踪气体测定漏风技术若干问题探讨与应用[J]
.煤矿现代化,2014,23(6):62-65.
被引量:14
9
高扬,李彪,曹慧哲,韩冲,周志刚.
环状热网泄漏检测模型研究[J]
.煤气与热力,2015,35(4):8-12.
被引量:2
10
贺飞,王继仁,郝朝瑜,岑旺,邢国富,祁学谦.
浅埋近距离煤层内错布置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研究[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12(2):68-72.
被引量:25
二级引证文献
111
1
尚存久,杨腾龙,张有刚,王帅锋.
浅埋深易自燃煤层沿空留巷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特征[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24,34(S01):185-190.
2
高峰,王文才,李建伟,赵婧雯,郝明.
浅埋煤层群开采复合采空区煤自燃预测[J]
.煤炭学报,2020(S01):336-345.
被引量:29
3
高登彦,陈建华,欧阳一博.
近距离复合采空区煤自燃灾害防控技术[J]
.煤炭科学技术,2021,49(S02):159-167.
被引量:9
4
王琰,周建,王元.
高地温综放工作面采空区漏风规律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2020,48(S02):155-158.
被引量:2
5
黄哲骢,李康均,苏键,申永刚,张清周.
供水管网漏损现状及漏损检测方法研究综述[J]
.科技通报,2020(4):10-16.
被引量:10
6
陈航.
极近距离煤层工作面巷道内错布置方式研究[J]
.煤炭工程,2019,51(S1):23-26.
被引量:7
7
邬剑明,陈震,吴玉国.
急倾斜煤层水平分段综放开采采空区自燃特点分析[J]
.煤矿安全,2011,42(9):148-150.
被引量:1
8
万国赋,刘同敬,祝奎,任建强,郭文敏.
低渗透油藏CO_2驱SF_6微量气体示踪实验研究[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5):141-145.
被引量:9
9
王海燕,冯超,耿兰,余波,崔小龙,陈美贞.
基于能位测定和示踪检测法的地下煤火漏风状态研究[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4,10(1):118-123.
被引量:19
10
于树江,杨成轶,徐纪元.
SF_6连续恒量释放法在矿井巷道漏风检测中的应用[J]
.科技导报,2014,32(15):58-61.
被引量:2
1
石必明,成新龙.
能位测定与示踪技术联合检测复杂采空区漏风[J]
.矿业安全与环保,2002,29(2):14-15.
被引量:14
2
陈广伟,郭兴海.
利用示踪技术判断采空区漏风通路[J]
.煤炭技术,2005,24(6):62-63.
被引量:5
3
刘瑛忠,马忠利.
示踪技术在煤矿漏风检测中的应用[J]
.煤矿安全,2002,33(4):26-28.
被引量:13
4
戴广龙,邵辉,张国枢.
双示踪技术在煤矿中的应用[J]
.淮南矿业学院学报,1997,17(4):29-32.
被引量:3
5
王汉海,吕福华.
用连续微量稳定释放SF_6示踪技术测定采空区漏风[J]
.徐煤科技,1997(4):41-42.
6
杨瑞斌,王海宾.
矿井主要风门漏风测定方法及治理技术研究[J]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12(3):16-20.
被引量:3
7
李泽卿,赵晓夏.
SF_6示踪技术在测定采空区地表漏风通道中的应用[J]
.能源技术与管理,2016,41(4):101-103.
被引量:2
8
秦汝祥,戴广龙,闵令海,陈清华.
基于示踪技术的Y型通风工作面采空区漏风检测[J]
.煤炭科学技术,2010,38(2):35-38.
被引量:30
9
梅福树,戴广龙,秦汝祥,周言安,陈梅勇.
潘一东矿Y型回采工作面采空区漏风检测[J]
.矿业安全与环保,2014,41(2):70-72.
被引量:3
10
王永安.
示踪技术在哈拉沟矿漏风检测中的应用[J]
.煤,2008,17(7):91-93.
被引量:5
煤炭科学技术
2003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