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战略目标与措施
被引量:
1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表明:庞大的中等收入者群体是一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我国把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如何规划和实现这一战略,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作者
黄泰岩
于春晖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出处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21-23,共3页
Economic Perspectives
关键词
中等收入者比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人口
总收入
战略目标
居民收入水平
收入构成
工资外收入
投资机制
投资领域开放
投资环境
分类号
F124.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8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32
参考文献
6
1
苏海南.《未来20年内哪些人能率先成为中等收入者?》[N].《北京晚报》,2003年2月25日.
2
张宛丽.《中产阶层的勃兴》[N].《21世纪经济报道》,2002年12月30日.
3
钟伟.《繁荣而不幸福的生活》[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4月25日.
4
.《中国城镇居民工资外收入快速增长》[N].《北京现代商报》,2003年4月30日.
5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联合课题组.《中国农村家电市场调查研究报告》[R].,2000年..
6
王诚.《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J].《前线》,2003,(5).
同被引文献
108
1
张素芳.
扩大内需必须注重解决分配问题[J]
.内部文稿,2002(1):17-20.
被引量:3
2
李亚彪,陈晓虎.
跨越收入分配鸿沟[J]
.瞭望,2002(33):22-26.
被引量:2
3
孙居涛.
理顺分配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7):75-79.
被引量:4
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江苏的实践及理论思考>课题组,洪银兴.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6,43(2):5-15.
被引量:4
5
刁永祚.
中等收入群体的基本分析[J]
.北京社会科学,2006(3):3-8.
被引量:6
6
武军定,杨维.
中等收入者与中产阶级[J]
.中国统计,2006(10):21-22.
被引量:5
7
王亚芬,肖晓飞,高铁梅.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及个人所得税调节作用的实证分析[J]
.财贸经济,2007,28(4):18-23.
被引量:117
8
洪银兴.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27(5):5-10.
被引量:11
9
朱土兴.
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收入比重的路径[J]
.经济科学,2007(3):124-128.
被引量:9
10
白天亮.收入分配改革要扩大中等收入人群比重[N].人民日报,2002—01—31.
引证文献
13
1
曾艳,毛晔.
转轨时期制约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因素与对策分析[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6(6):82-84.
被引量:1
2
童小琴.
实施以中为重 创建和谐社会[J]
.行政与法,2005(7):11-12.
3
曹明,闫德亮.
当代中国中等收入群体问题研究[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5,25(4):110-113.
4
曹明,冯慧.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
.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4(3):60-63.
5
刁永祚.
中等收入群体的基本分析[J]
.北京社会科学,2006(3):3-8.
被引量:6
6
龚志宏.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与构建和谐社会[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3):64-67.
被引量:9
7
舒建玲,卢海洋.
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意义和措施[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60(3):145-148.
被引量:5
8
孔涵.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税收政策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
.税收经济研究,2023,28(6):76-85.
9
于春晖.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问题讨论综述[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23(9):76-80.
被引量:3
10
王为,杜建菊.
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13,0(5X):5-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2
1
陈欣.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社会稳定[J]
.质量与市场,2021(6):140-142.
2
钟卫华,任力.
实现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21(1):54-59.
被引量:7
3
李晓妮.
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经济分析[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2):106-108.
被引量:3
4
李姚矿,杨善林.
天使投资研究综述[J]
.生产力研究,2005(9):219-221.
被引量:12
5
白暴力,李苗.
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研究述要[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4):75-79.
被引量:7
6
陆相欣.
部分弱势群体产生“仇富心理”的原因及其化解对策[J]
.中州学刊,2007(5):109-111.
被引量:2
7
王苏喜,梁华平,赵东,王星.
我国社会阶层分化对党的执政基础的影响[J]
.理论导刊,2007(12):21-23.
被引量:1
8
李少平.
公益事业营销的若干问题[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7):104-104.
9
李贵成.
社会公平视角下的仇富问题探析[J]
.理论探索,2008(5):99-102.
被引量:8
10
王明亮.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谐度研究[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6):70-73.
被引量:1
1
张正东.
抢抓机遇 开拓创新 加快推进开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J]
.现代商业,2011(32):69-70.
2
楚钰.
“一主两副”竞风流——武汉、宜昌、襄樊2008年经济发展目标与措施综述[J]
.政策,2008(2):32-34.
3
蔡守秋.
论加强可持续发展的法制建设[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8(4):56-60.
被引量:4
4
2001年全省经济运行工作目标与措施[J]
.辽宁经贸,2001(1):32-33.
5
李晓钟,黄建康.
上海自贸区发展对周边经济体的影响——以无锡为例的分析[J]
.江南论坛,2013(11):9-10.
被引量:8
6
黄泰岩,于春晖,汤.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战略目标与措施[J]
.资料通讯,2003(9):15-16.
7
王林森.
建材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任务目标与措施[J]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8,1(10):18-21.
被引量:4
8
翁行德.
2002年湖北经济计划工作的目标与措施[J]
.计划与市场,2002(1):7-9.
9
孙思逸.
天津自贸试验区聚集吸附效力初步显现[J]
.港口经济,2015(6):52-52.
10
刘雪梅.
“一带一路”下宁夏贸易投资便利化研究[J]
.当代经济,2016,33(33):20-22.
被引量:1
经济学动态
2003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