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威廉斯的“共同文化”思想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威廉斯对文化的定义雷蒙德·威廉斯在《文化的革命》一书中,追溯了从工业革命直至当代"文化"一词的内涵发生的变化,他同意利维斯的意见,即认为文化传统的最精致的部分体现在语言和文学中。
作者
安妮
机构地区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青年记者》
2010年第3Z期10-11,共2页
Youth Journalist
关键词
威廉斯
利维斯
文化进步
雷蒙德
工业化社会
精英分子
批判态度
“大众文化”
民主自由
文化实践
分类号
G0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4
1
曹开英.
雷蒙·威廉斯的大众文化观[J]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8(4):32-33.
被引量:1
2
李兆前.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概念透视[J].文学前沿.2005(01)
3
黄华军.
雷蒙德·威廉斯大众文化思想的理论立场[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2):30-34.
被引量:6
4
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二级参考文献
6
1
[1]雷蒙德·威廉斯.政治与文学[M].伦敦:维索出版社,1981.
2
[6]莱斯利·琼生.文化批评家[M].伦敦:波斯顿和汉利,罗特里奇和基根·保罗出版社,1979.
3
[7]特里·伊格尔顿.批评与意识形态[M].伦敦:维索出版社,1976.
4
[9]雷蒙德·威廉斯.马克思主义文学[M].牛津大学出版社,1977.
5
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6
詹姆逊 王逢振 译.快感:文化与政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共引文献
36
1
傅淑琴.
历史再现·身份追寻·话语颠覆——后殖民批评视野中的《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J]
.电影文学,2008(12):79-80.
被引量:1
2
刘晓程,王赟.
我国“媒介批评”研究的概念语境[J]
.重庆社会科学,2008(9):73-76.
被引量:5
3
郝明工.
试析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之关系[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36-40.
4
马驰.
文化身份与保护文化多样性——从怒江开发的讨论说起[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2(1):38-41.
被引量:17
5
黄春燕.
论中国文化语境中本雅明研究的寓言意味[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3(2):33-36.
6
许继红.
解码技术理性批判——威廉斯文化社会学的技术解释[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2,29(6):99-103.
7
王晓岗.
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的单向度倾向与二元对立格局研究——以法兰克福学派和伯明翰学派为例[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4):72-76.
被引量:1
8
冯林林.
浅析文化拼贴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J]
.才智,2013(20):203-203.
被引量:2
9
王璇.
女性主体身份意识在时尚杂志中的矛盾——以《ELLE-世界时装之苑》为例[J]
.才智,2013,0(35):296-296.
10
周燕萍.
伍慧明《骨》中美籍华人种族及性别身份流变[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3):99-101.
同被引文献
6
1
张士闪.
中国传统木版年画的民俗特性与人文精神[J]
.山东社会科学,2006(2):53-58.
被引量:26
2
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4-15.
3
赵旭东.文化的表达:人类学的视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
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东瓯遗韵-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一)[G].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9.
5
刘铁梁.
感受生活的民俗学[J]
.民俗研究,2011(2):21-27.
被引量:84
6
莫高.
吴越稻作文化与民间米塑工艺[J]
.民间文学论坛,1994(1):25-29.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邓苗.
社会变迁与民俗传承——以民间艺术米塑为例[J]
.民族艺术研究,2014,27(3):130-13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徐赣丽.
手工技艺的生产性保护:回归生活还是走向艺术[J]
.民族艺术,2017(3):53-60.
被引量:32
2
张玉瑶,张长长.
传统手工艺文化的时代新出路——以文成米塑的个人体验为例[J]
.神州,2019,0(24):18-19.
1
孙玉祥.
不感谢[J]
.哲理,2009(8):26-26.
2
高古.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应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J]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8(4):62-66.
被引量:2
3
押沙龙.
欢宴的本意[J]
.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2008(10):56-56.
4
牛敬忠.
从民谣看儒家文化对传统社会的影响[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8(6):98-103.
被引量:6
5
魏青吉.
观念的重构与方法论的转换——水墨表达的另一种方式[J]
.美术向导,2007(4):17-18.
6
陈朝鲜.
试析周作人对中国古代人物和作品的评论[J]
.广西社会科学,2001(6):132-134.
7
丁玫.
对话: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化——一位维吾尔族土陶技艺传承者的视角[J]
.广西民族研究,2016(3):25-31.
被引量:4
8
许婉璞.
知识经济的文化底蕴[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6(6):29-33.
9
袁园.
传统民间艺术与现代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方略[J]
.人民论坛,2016(13):124-127.
被引量:3
10
资中筠.
文化与制度——鸡与蛋的关系?[J]
.雨花,2008,0(7):27-30.
被引量:1
青年记者
2010年 第3Z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