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跨文化视野下“洋节热”现象的媒介定位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伴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文化这一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依赖信息通信技术,形成了无国界的广泛传播。在融合与冲突的对话中,以圣诞节、情人节为代表的西方节日在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式微的情况下得到了一定意义上的繁荣和发展。
作者
陶慧杰
朱丽
机构地区
辽宁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中心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青年记者》
2010年第9Z期12-13,共2页
Youth Journalist
关键词
洋节
中国传统文化
跨文化视野
西方节日
文化特征
媒介技术
人类社会
通信技术
传媒功能
媒介报道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3
1
侯微.
试论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媒介技术[J]
.新闻传播,2008(9):4-5.
被引量:5
2
薛晓萍.
从中国人过西方节日谈中西文化交流[J]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3):82-83.
被引量:16
3
高丙中.
圣诞节与中国的节日框架[J]
.民俗研究,1997(2):20-27.
被引量:31
共引文献
47
1
梁燕.
西方节日文化冲击与岭南节日文化的兼容[J]
.南方论刊,2000(10):17-18.
2
甘世安,魏水利.
中美节庆文化的表征与内涵分析及其启示[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7(1):93-97.
被引量:11
3
高丙中.
作为一个过渡礼仪的两个庆典——对元旦与春节关系的表述[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21(1):49-55.
被引量:38
4
董金权.
真实抑或假想?——关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二元分歧[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2):66-72.
被引量:1
5
赵美玲,赵以保.
对“洋节”热的思考[J]
.当代社科视野,2008(6):38-41.
被引量:6
6
陶柳清,陈淦添.
当代大学生对西方节日的调查分析[J]
.科技创新导报,2009,6(4):220-220.
被引量:7
7
赵泽鸿,刘振华.
基于塑造节日精神的端午节与狂欢节比较研究——不同地域社会的文化变迁[J]
.理论界,2009(11):171-173.
8
邓小龙.
从西方传统节日看西方文化对中国的渗透[J]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2010(2):73-74.
9
夏小华,刘克思.
美国节庆、纪念日的文化意蕴及其价值启示——基于情感教育的视角[J]
.前沿,2010(1):170-174.
被引量:4
10
李保强.
中国传统节日:生命意义的生发及其教育价值[J]
.山东社会科学,2011(2):59-61.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26
1
李展.
因特网上的跨文化传播[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9(1):69-74.
被引量:60
2
匡文波.
网络非理性情绪的产生、蔓延与应对策略——关于城管执法问题的网络舆情分析[J]
.学术前沿,2013(17):72-79.
被引量:10
3
薛晓萍.
从中国人过西方节日谈中西文化交流[J]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3):82-83.
被引量:16
4
王华容.
情人节对中国节日文化的撞击[J]
.学习月刊,2006(5):48-49.
被引量:1
5
寇福明.
从洋节盛行看中西文化的融合[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2(1):108-110.
被引量:7
6
黄鸣.
从淡化洋节说开去——也谈“文化侵略”[J]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5(4):105-107.
被引量:3
7
见习记者 陈思维 朱晓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精神飨宴[N].中华工商时报.2011(008)
8
王洪英.
对“洋节”论争的思考[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1):17-19.
被引量:5
9
赵美玲,赵以保.
对“洋节”热的思考[J]
.当代社科视野,2008(6):38-41.
被引量:6
10
陶柳清,陈淦添.
当代大学生对西方节日的调查分析[J]
.科技创新导报,2009,6(4):220-220.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3
1
陈兴来.
从文化交流角度看西方节日在中国的“本土化”[J]
.现代视听,2012,0(11):13-18.
2
江凌.
社会热点事件引发境内外网络舆论共振的话语传播机制与风险防范[J]
.理论月刊,2020(6):106-115.
被引量:6
3
李鹏翔.
跨文化传播中网络媒体所扮演的角色——以“洋节热”现象为例[J]
.神州,2012,0(6X):18-18.
二级引证文献
6
1
蒋斓.
集体记忆视角下的网络舆情共振研究[J]
.新媒体研究,2021,7(20):10-13.
2
李军龙.
网络舆情“四要素”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J]
.民族论坛,2022(2):33-42.
被引量:2
3
易鹏,薛莎.
重大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论生态修复:旨趣、价值与机制[J]
.理论导刊,2021(12):77-81.
被引量:6
4
沈桂萍,李军龙.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网络传播议题设置与机制建设[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4):129-138.
被引量:6
5
姚华丽.
网络媒体对社会热点事件引导分析[J]
.新闻前哨,2022(15):35-36.
6
周建青,张世政.
信息供需视域下网络空间内容风险及其治理[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3):81-90.
被引量:7
1
赵美玲,赵以保.
对“洋节”热的思考[J]
.当代社科视野,2008(6):38-41.
被引量:6
2
刘子靖.
国际社会文化报道之西方节日报道[J]
.传播与版权,2015(5):10-11.
3
赵娜.
洋节,想说厌你不容易[J]
.学生·家长·社会(上),2016(2):39-40.
4
荆纯.
圣诞节你最适合去哪里聚会[J]
.中学生(最幽默),2016,0(12):52-54.
5
姚雨.
西方节日何以在中国盛行?[J]
.书摘,2015,0(6):13-15.
6
尹丽珍.
《年代秀》,洋节目的本土化[J]
.现代广告,2011(16):86-87.
7
王敏,赵舒.
“洋”节“土”节对对碰[J]
.文化月刊,2009(12):12-17.
8
王斌.
浅谈西方节日在中国的盛行[J]
.戏剧之家,2015(15):237-237.
9
周歌.
洋节泛滥 抵制不能靠发文[J]
.甘肃教育,2015(1):7-7.
10
王婧雯.
跨文化视野中的对外传播[J]
.青年记者,2012(14):36-38.
青年记者
2010年 第9Z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