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0-21,共2页
People's Judicature
参考文献1
-
1最高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姜兴长在第十八次全国法院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同被引文献27
-
1高执办.新世纪执行工作畅想[J].人民司法,2001(1):17-18. 被引量:7
-
2林榕.“执行难”的成因及相应对策[J].三明学院学报,2003,21(3):75-78. 被引量:2
-
3龙宗智,李常青.论司法独立与司法受制[J].法学,1998(12):35-39. 被引量:148
-
4《切实解决执行积案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法制日报》,2008年11月20日,第1版.
-
5《论语?述而》.
-
6《在全国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电视电话会议上周永康的讲话》,《法制日报》,2008年11月20日,第1版.
-
7高执办.《民事强制执行指导与参考》[J].法律出版社,2002,(1).
-
8[3]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办公室.强制执行指导与参考[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
9[4]曹建民.公正与效率的法理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
-
10[6]刘荣军,赵晋山.制订民事强制执行法的时机已成熟[N].人民法院报,2003-03-18(3).
引证文献7
-
1邹双卫.论民事执行新措施的创新与挑战——以金融机构涉房地产执行案件为例[J].经济师,2005(6):63-64. 被引量:1
-
2谭秋桂.论民事执行机制与社会信用体系的关联性[J].求索,2009(2):132-134. 被引量:10
-
3张永钦,吴利川.民事执行难问题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4(5):20-21.
-
4林继拉.“执行难”的成因和对策分析[J].科技信息,2010(30):400-403. 被引量:1
-
5冯一文.我国民事强制执行模式变革论——以回应当事人“执行难”责难为归宿[J].河北法学,2010,28(8):179-185. 被引量:7
-
6孙顺英.民事诉讼案件执行难的原因分析[J].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11(5):168-168. 被引量:2
-
7冯琦.关于我国民事强制执行机构改革的问题[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4(2):33-3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21
-
1戚枝淬.浅论民事强制执行权的分权运作[J].行政与法,2006(4):103-105.
-
2张永钦,吴利川.民事执行难问题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4(5):20-21.
-
3张志爱.破解民事执行难的对策——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破解执行难[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17):133-134. 被引量:4
-
4谭秋桂.论限制债务人高消费的法理基础及其制度完善[J].时代法学,2011,9(6):22-28. 被引量:15
-
5栗峥.中国民事执行的当下境遇[J].政法论坛,2012,30(2):48-59. 被引量:35
-
6张力.信用社会的软法治理——以赔礼道歉的法制化为视角[J].河北法学,2013,31(2):13-21. 被引量:10
-
7胡守勇.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社会效应[J].重庆社会科学,2013(9):30-36. 被引量:14
-
8黄柒,许前川.“执行难”及其对策分析研究[J].魅力中国,2013(23):340-340.
-
9胡志光,尚彦卿.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实施标准——以深圳中院基本解决执行难为样本[J].人民司法,2016(19):70-73. 被引量:7
-
10崔皓然.基于申请执行人权利保护视角的执行制度改革[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1):51-55. 被引量:1
-
1潘爱华.再议用人要“疑”、“疑人”要用[J].学习月刊,2006(8):40-41.
-
2刘满达.再议国际条约在香港的适用[J].经济与法,1998(1):12-13.
-
3江兆明.再议创新政治思想工作管理体系[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0(6):39-39.
-
4邢金娥.再议密切联系群众[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0(1):44-45.
-
5方毅.再议民商法之差异性[J].金田,2012(8):208-208.
-
6党支部工作100个怎么办?[J].党的建设,1997(Z1):44-44.
-
7党支部工作100个怎么办?[J].党的建设,1997(5):29-29.
-
8许晓君.再议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权[J].法治论坛,2009(4):329-339. 被引量:1
-
9高锴.再议“权大还是法大”[J].同舟共进,2009(8):65-67.
-
10宋潮.再议我国公序良俗第一案[J].神州,2013(2):147-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