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合作经济经济组织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56
-
1后小仙.农业合作经营、新型农村工业化和制度创新[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1):52-53. 被引量:3
-
2时卫干.猪肉涨价与脆弱的农产品链条[J].南风窗,2007,0(12):69-71. 被引量:1
-
3苑鹏.中国农村市场化进程中的农民合作组织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1(6):63-73. 被引量:296
-
4喻国华.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方向及政府作用[J].农业经济问题,2004,25(12):43-46. 被引量:40
-
5唐宇文.“入世”与中国中部农业发展[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2):10-13. 被引量:1
-
6郝小宝.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利益机制与治理结构分析[J].理论导刊,2005(4):51-54. 被引量:28
-
7黄珺,顾海英,朱国玮.基于认知角度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治理问题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5(8):28-30. 被引量:13
-
8喻国华.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限制因素及对策[J].农业经济,2006(1):53-54. 被引量:28
-
9张开华,张清林.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的困惑与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7,28(5):62-66. 被引量:75
-
10[4]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该大发展,亟待加强支持[N].经济参考报,2003-04-30.
引证文献13
-
1张小玫.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0(4):33-35. 被引量:2
-
2李昆.农民专业合作模式选择的技术依据——禀赋约束与资产特征[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6):5-10.
-
3钱亚仙,梁振国.宁波农业经济组织结构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17(6):105-108.
-
4莫少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利益机制研究[J].广东合作经济,2006(2):22-26. 被引量:8
-
5王新利,李世武.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28(3):15-19. 被引量:30
-
6莫少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利益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671-6672. 被引量:5
-
7陈永平.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模式的探讨[J].铜陵学院学报,2007,6(3):44-46. 被引量:6
-
8冯邦彦,段晋苑.我国农产品流通制度的组织创新研究--猪肉涨价背后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学术研究,2008(8):74-79. 被引量:5
-
9王金娟.定西市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发展研究及对策[J].咸宁学院学报,2010,30(5):18-20.
-
10张雯,衣莹.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变迁的研究[J].金融教育研究,2007,21(5):54-5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59
-
1邵永同,苟逸枫.农户与中介组织合作参与期货市场的必要性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1):76-77.
-
2卢春华.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机制构建——以延边地区为例[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2(6):113-117. 被引量:5
-
3杨杰,周经.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变迁的约束因素分析——与日本和韩国的比较[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8):88-90.
-
4汪旭晖,王磊.中国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问题研究进展——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调查[J].学习与实践,2011(2):41-46. 被引量:1
-
5吉晋慧.古树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调查研究[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3):105-105.
-
6高立英,王爱民.建设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2036-12037. 被引量:7
-
7王春晓,陈岳.我国渔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特征分析[J].渔业经济研究,2008(2):32-36. 被引量:3
-
8孙亚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利益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省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8,29(9):48-56. 被引量:88
-
9刘洁,孙世芳.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J].农村经济,2008(10):115-118. 被引量:10
-
10汤杰,续珊珊.我国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学术交流,2009(1):87-89. 被引量:16
-
1赵凯,侯军岐,李民寿.对建设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探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6):22-24. 被引量:2
-
2蔡少林.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要 以产业为重点 以农民为主体[J].中国合作经济,2004(10):13-14.
-
3邱建平.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调查与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6(12S):176-177. 被引量:1
-
4鲁昆洪.元谋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SWOT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7):28-30. 被引量:1
-
5喻占元,陈云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05Z):382-383. 被引量:2
-
6李定国.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学习月刊,2007(6):21-22.
-
7高万丈.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内在联系[J].南方农业,2014,8(12X):107-108.
-
8袁玉鸣.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改革与发展研究[J].清江论坛,2006,0(4):31-34. 被引量:1
-
9刘明刚.浅析如何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J].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5,0(9):183-184.
-
10张瑞业.政府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作用[J].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3(3):30-31.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