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不同生境玉米田三代玉米螟赤眼蜂种鉴定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市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东部近黄海,多低山丘陵,中部潍河纵贯南北,平原辽阔,由于地貌环境、自然条件复杂,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适于粮、棉、油、烟多种作物种植,全市耕地面积172万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达80万亩。我市作物布局因土质及水源条件而做了集中种植的安排:全市农田分为“粮区”、“棉区”、“
作者
吴青雷
机构地区
山东省诸城市植保站
出处
《昆虫知识》
CSCD
1992年第1期14-15,共2页
Entomological Knowledge
关键词
生境
玉米
螟赤眼蜂
蜂种鉴定
分类号
S476.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53
1
张良武.
在人工寄主卵上引诱赤眼蜂产卵物质的研究[J]
.昆虫天敌,1993,15(3):101-105.
被引量:7
2
李正西,陈常铭,唐明远.
长角广腹细蜂的搜索利它素[J]
.昆虫学报,1993,36(1):45-50.
被引量:23
3
邱中良,周建中,黄娟,周敏,沈伯钧,符文俊,邱鸿贵.
松毛虫赤眼蜂雄峰寄主栖息地定向行为的研究[J]
.昆虫天敌,1995,17(1):1-6.
被引量:15
4
俞晓平,胡萃,K.L.Heong.
非作物生境对农业害虫及其天敌的影响[J]
.中国生物防治,1996,12(3):130-133.
被引量:40
5
王振营,周大荣,S.A.Hasan.
玉米螟赤眼蜂的产卵行为研究[J]
.中国生物防治,1996,12(4):145-149.
被引量:19
6
胡京生 陈常铭.纵卷叶螟绒茧蜂搜索利它素的研究[J].昆虫学报,1987,30(1):31-40.
7
忻介六.天敌昆虫的品质管理问题[J].昆虫天敌,1982,4(3):56-60.
8
丁德诚 邱鸿贵 杜家纬 等.螟卵啮小蜂产卵行为利它素的研究:存在部位和抽提[J].昆虫学报,1981,24(3):262-267.
9
包建中,古德祥.中国生物防治[J].山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0
张恒星,张汉富,等.赤眼蜂在青县的越冬调查[J].生物防治通报,1987,3(2):96.
引证文献
2
1
孙新涛,林乃铨,王黎明,陈和杰.
化学和物理因子在寄生蜂寻找寄主过程中的作用[J]
.武夷科学,2003,19(1):230-237.
被引量:2
2
周大荣,宋彦英,何康来,王振营,郑礼,张广义.
玉米螟赤眼蜂适宜生境的研究和利用:I.玉米螟赤眼蜂在不同生境中的分布与种群消长[J]
.中国生物防治,1997,13(1):1-5.
被引量:16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郑礼,郑书宏,宋凯.
螟黄赤眼蜂与绿豆和棉花植株间协同素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03,18(F09):108-111.
被引量:5
2
陈永明,王凤良,金中时,杨秋萍,何永垠.
玉米螟卵期寄生性天敌调查[J]
.华东昆虫学报,1999,8(1):90-94.
被引量:4
3
陈科伟,刘惠珍,何余容.
玉米螟赤眼蜂雌蜂繁殖力与年龄的关系[J]
.昆虫学报,2005,48(5):712-717.
被引量:4
4
王福莲,侯茂林,万方浩,张帆.
不同品系赤眼蜂对烟青虫卵的寄生选择性[J]
.中国生物防治,2005,21(3):136-141.
被引量:8
5
陈科伟,黄寿山,何余容.
控制小菜蛾的赤眼蜂田间种群保护与增殖研究[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27(2):35-38.
被引量:1
6
史晓利,王红,杨益众.
环境胁迫对亚洲玉米螟及其主要寄生性天敌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6,14(2):137-140.
被引量:6
7
沈君辉,聂勤,黄得润,刘光杰,陶龙兴.
作物混植和间作控制病虫害研究的新进展[J]
.植物保护学报,2007,34(2):209-216.
被引量:55
8
周大荣,宋彦英,王振营,何康来,郑礼,张广义.
玉米螟赤眼蜂适宜生境的研究与利用Ⅱ.夏玉米间作匍匐型绿豆对玉米螟赤眼蜂寄生率的影响[J]
.中国生物防治,1997,13(2):49-52.
被引量:28
9
周大荣,宋彦英,王振营,何康来,文丽萍,高云霞,郑礼,张广义.
玉米螟赤眼蜂适宜生境的研究与利用:Ⅲ.夏玉米间作匍匐型绿豆对赤眼蜂的增诱作用及其在穗期玉米螟防治中的利用[J]
.中国生物防治,1997,13(3):97-100.
被引量:13
10
连梅力,李唐,张筱秀,周运宁,银慧林.
甘蓝夜蛾卵赤眼蜂种类调查及利用研究[J]
.中国植保导刊,2010,30(6):5-7.
被引量:4
1
黄寿山,戴志一,王光铭,王春安.
4种赤眼蜂的酯酶同工酶谱比较与蜂种鉴定[J]
.江苏农学院学报,1991,12(1):57-61.
被引量:10
2
沈田辉,金中时,瞿汉中,王凤良,王永山.
一九九六年大丰市棉田三代玉米螟大发生原因及虫害的控制[J]
.植物医生,1997,10(5):16-17.
3
许刚.
郑州市农委发布2014年秋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J]
.农家参谋·新村传媒,2014,0(7):14-14.
4
赵海萍.
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J]
.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13(10):45-45.
被引量:1
5
邵晓泉,宋汝国.
三代玉米螟卵在棉株上的分布规律及其应用[J]
.昆虫知识,1993,30(6):329-331.
被引量:2
6
杜远存.
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老区建设,1999(8):48-48.
7
戴运国,阎凤辉,刘玉琢,王延林.
生物防治玉米螟的经济效益分析[J]
.农业经济,1999,0(6):35-35.
8
李宏科.
赤眼蜂利用研究概况[J]
.世界农业,1998(4):36-36.
被引量:3
9
秋作物进入病虫为害旺盛期[J]
.农家参谋,2009(8):29-29.
10
刘刚.
天津市今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预计总体中等程度发生[J]
.农药市场信息,2014,0(7):54-54.
昆虫知识
199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