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0-81,共2页
Seed
同被引文献11
-
1孟俊文.浅述我国种业的企业形象塑造[J].中国种业,2005(8):10-11. 被引量:1
-
2李红星,李小兵.“圣丹”是怎样炼成的[J].中国农垦,2005(12):46-48. 被引量:1
-
3何媛媛.川种的名牌战略[J].四川农业科技,2006(4):8-10. 被引量:1
-
4李建奇.加强品牌建设 提升民族种业竞争力[J].中国种业,2007(9):7-8. 被引量:5
-
5耿月明,付云海,王世才,范水舟,罗必灿.科技创新是种业企业持续发展之根本——中国种业发展问题研究之二[J].中国种业,2009(4):5-6. 被引量:9
-
6王永锋,陈清林,徐喜国,李丰收,伊卫刚,彭亮.质量是生命,服务是使命——河南黄泛区地神种业有限公司的发展纪实[J].中国种业,2010(4):25-27. 被引量:2
-
7尚泓泉.国际化背景下我国种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种业,2012(12):7-8. 被引量:8
-
8钟立贤.遵循市场规律 迎接新的挑战[J].中国种业,2001(3):2-3. 被引量:2
-
9田战奇.做好种子营销服务的十项措施[J].种子科技,2003,21(4):214-214. 被引量:4
-
10李文阁.新形势下种子企业的改革与发展[J].中国种业,2003(10):5-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4
-
1车国富,崔继梅,孙昭,云振宇.农业良种繁育与推广服务分类标准前期研究[J].标准科学,2016(3):29-33. 被引量:3
-
2张雪娇,侯军岐,王纪元.基于价值链的我国种业精细化服务管理研究[J].中国种业,2016(9):7-9. 被引量:1
-
3靳雅楠,侯军岐,张琼琼.北京种业“育种+服务”双核战略[J].中国种业,2017(8):8-12. 被引量:1
-
4张雪娇,侯军岐,马承君.北京种业精细化服务战略研究[J].中国种业,2017(8):13-17.
-
1黄静.认清铺开做市的风险[J].新食品,2006(19):54-54.
-
2袁迎珍.浅谈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军民融合发展战略[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S2):25-27. 被引量:2
-
3李子蓉.美国完善的农业服务体系及其启示[J].泉州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6(2):46-48.
-
4廖新庚,何平.产能过剩 结构调整箭在弦上[J].中国有色金属,2006(8):29-31.
-
5朱传铸.在二级承包中出现的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J].安装,1989(2):4-4.
-
6黄旭.贯彻ISO9000标准 加强质量管理[J].煤炭工程,2002,34(5):11-12.
-
7蒋省三.改革征地制度迫在眉睫[J].中国地产市场,2007(6):58-59.
-
8田飞.浅谈水利经济的市场开发[J].中外企业家,2016(11):257-257. 被引量:2
-
9郭亚丽.关于发展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5(3):7-8. 被引量:3
-
10郁建生,杨冰.抓住机遇 加速贵州畜牧产业的发展[J].贵州畜牧兽医,2002,26(1):18-19.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