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信用衍生商品的证券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资产证券化是使用真实资产进行融资的手段之一 ,信贷衍生商品则是随着衍生商品技术的发展和市场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的新型金融工具 ,将资产证券化与信贷衍生商品结合起来 ,即通过对信贷衍生商品进行证券化提高资产的流动性 。
作者
杨柳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商学院
出处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6期127-128,共2页
Commercial Research
关键词
信用衍生商品
证券化
融资
资产流动性
贷款
信用违约期权
合成证券
分类号
F830.5 [经济管理—金融学]
F830.91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克莱尔.史密斯,张纯,丁宇东.
新兴的信贷衍生商品证券化市场[J]
.金融论坛,2001,6(12):54-57.
被引量:1
2
张贡生.
资产证券化问题观点述要[J]
.广东商学院学报,2000,15(2):44-48.
被引量:2
3
田晓军.
信用衍生产品及其对金融运作的影响[J]
.投资研究,1999(8):37-40.
被引量:7
4
孙琴月.
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必要性及其在我国的运用[J]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3):76-80.
被引量:2
5
田玲.
信用风险管理的新视角——信用衍生产品[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5(1):70-75.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24
1
胡旭阳.
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证券市场导报,1998(12):49-52.
被引量:12
2
骆立骞.
论不动产证券化及在我国的发展[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34-38.
被引量:2
3
曾文悠.
我国房地产证券化模式构想[J]
.财经理论研究,1998(2):62-65.
被引量:3
4
汪莉红.
美国不动产证券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金融科学(中国金融学院学报),1996(4):67-69.
被引量:1
5
(德)托马斯·哈特曼.银行经营管理学[M].柏林:斯普瑞出版社,2000..
6
(美)约翰·B·考埃特 爱德华·I·爱特曼.演进者的信用风险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7
(美)菲利普·琼瑞.金融风险管理[M].加利福尼亚: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96..
8
(美)萨特伊·达斯.信用衍生产品[M].纽约:约翰·威利父子有限公司,1998..
9
(美)安东尼·桑德斯.信用风险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10
(德)彼特·布格霍夫.信用衍生产品--市场与理念[J].银行杂志,2000,(8).
共引文献
21
1
蔡江海.
利用信用违约期权管理国家助学贷款的信用风险[J]
.财经科学,2004(S1):328-329.
2
付同青.
资产证券化风险隔离相关的法律问题探究[J]
.市场周刊,2008,21(2):105-106.
3
宋瑞敏,陈侍书.
信用衍生工具: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方法[J]
.生产力研究,2005(2):44-45.
被引量:3
4
王宇.
关于中国商业银行信用悖论问题的思考[J]
.经济师,2006(1):258-259.
5
屠新曙,林欣.
信用风险管理与信用衍生产品[J]
.统计与决策,2006,22(8):115-117.
被引量:2
6
陈颂意.
信用衍生产品——新型的信用风险管理手段[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8):136-138.
被引量:1
7
刘震.
通过信用违约互换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可行性分析[J]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0(1):49-51.
8
吴敏惠,马丽丽.
信用违约期权在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
.莆田学院学报,2010,17(4):25-29.
被引量:5
9
王华利.
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方法:信用衍生产品[J]
.科技经济市场,2010(11):66-67.
10
王凯涛,陈金贤.
信用衍生产品的产生与发展制约因素分析[J]
.郑州纺织工学院学报,2001,12(1):36-39.
被引量:2
1
肖庆宪.
信用衍生产品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21(6):108-113.
被引量:3
2
克莱尔.史密斯,张纯,丁宇东.
新兴的信贷衍生商品证券化市场[J]
.金融论坛,2001,6(12):54-57.
被引量:1
3
投行、银行太赚钱不是件好事[J]
.四川物价,2010(6):23-24.
4
宋明君.
应加快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J]
.煤炭企业管理,2002(5):57-57.
5
李忠林,王文宁.
巴基斯坦的货币金融体制[J]
.上海金融,1991(6):25-26.
6
孙森,刘绘.
信用联结票据[J]
.华北金融,2008(2):70-70.
7
田玲.
信用风险管理的新视角——信用衍生产品[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5(1):70-75.
被引量:15
8
黄国桥.
关于发展金融衍生商品的探讨[J]
.上海会计,2002(6):37-39.
被引量:1
9
李文婧.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策略[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7):78-79.
10
曾康霖.
虚拟是对实体的超越[J]
.中国金融,2009(7):96-96.
商业研究
2003年 第1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