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谈先秦时期的“诵”
被引量:
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先秦的诵可大致分为行人之诵、瞽史之诵和经师之诵。行人之诵就是外交场合的赋诗言志。瞽史之诵就是把帝王世系、四方古史传说及风俗民情等用“乐语”的形式讲诵传播。经师之诵 ,主要指的是老师传授学生的讲诵。它们是中国早期经典流传的主要形式。“诵”体现在文本上大致是节奏感强 。
作者
伏俊琏
机构地区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7-73,共7页
Confucius Studies
关键词
行人之诵
瞽史之诵
经师之诵
分类号
B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28
同被引文献
102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9
参考文献
8
1
赵逵夫.
藻辞谲喻,意蕴宏深——从帛书《相马经·大光破章》看屈赋比喻象征手法的形成[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11(3):50-55.
被引量:6
2
刘起釪.
《洪范》成书时代考[J]
.中国社会科学,1980(3):155-170.
被引量:42
3
马王堆汉墓帛书《相马经》释文[J]
.文物,1977(8):17-22.
被引量:17
4
周世荣.
马王堆汉墓的“神祗图”帛画[J]
.考古,1990(10):925-928.
被引量:40
5
饶恒久.
范蠡与文子之师承关系考论——范蠡思想渊源考论之二[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2(4):26-31.
被引量:3
6
谢成侠.
关于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相马经》的探讨[J]
.文物,1977(8):23-26.
被引量:12
7
赵逵夫.
马王堆汉墓帛书《相马经》发微[J]
.文献,1989(4):262-268.
被引量:8
8
李零.
马王堆汉墓“神祇图”应属辟兵图[J]
.考古,1991(10):940-942.
被引量:26
二级参考文献
4
1
张丰乾.
试论竹简《文子》与今本《文子》的关系——兼为《淮南子》正名[J]
.中国社会科学,1998(2):117-126.
被引量:19
2
唐兰.
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的研究——兼论其与汉初儒法斗争的关系[J]
.考古学报,1975(1):7-38.
被引量:122
3
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墓竹简《文子》校勘记[J]
.文物,1995(12):35-37.
被引量:6
4
李学勤.范蠡思想与帛书《黄帝书》[J]浙江学刊,1990(01).
共引文献
128
1
张啸东.
西汉马王堆M3出土帛书之间暨与同一墓葬出土简策字体的综合分析与关联性研究[J]
.中国书法,2021(1):126-126.
被引量:1
2
程鹏万.
马王堆帛书抄写问题研究综述[J]
.中国书法,2021(1):85-86.
被引量:1
3
姚冠男.
论沅湘苗族傩戏与《九歌》的渊源关系[J]
.戏剧之家,2022(20):181-183.
4
徐义华.
早期文献中的文本引用与中国早期史学的人本化[J]
.史学月刊,2023(9):101-117.
被引量:1
5
姜卓.
多元与融通——古代疗马“划鼻法”的来源与传播[J]
.宋史研究论丛,2023(2):372-385.
6
司家民.
从出土简帛看秦汉时期的养马技术——以《齐民要术》养马技术为线索[J]
.秦汉研究,2022(2):63-72.
7
张银洁.
帛书《相马经》词语浅析[J]
.汉字文化,2022(14):12-13.
8
李慧君.
众神世界——湖南出土“吾作明竟”铭神兽镜图文考释[J]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19(1):392-403.
9
邱梦艳.
经典阐释的内在制约:经典体系逻辑结构——以《尚书》为例[J]
.国际儒学(中英文),2022,2(4):43-56.
10
伏俊琏.
先秦两汉“看图讲诵”艺术与俗赋的流传[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28(6):30-37.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102
1
吕斌.
淳于髡著《晏子春秋》考[J]
.齐鲁学刊,1985(1):75-78.
被引量:17
2
叶晨晖.
“采诗夜诵”试释[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4):38-40.
被引量:4
3
张政烺.
《春秋事语》解题[J]
.文物,1977(1):36-39.
被引量:72
4
李正宇.
晚唐敦煌本《释迦因缘剧本》试探[J]
.敦煌研究,1987(1):64-82.
被引量:19
5
邓子美.
先秦“瞽史”性质的历史考察[J]
.历史教学问题,1988(4):12-17.
被引量:3
6
杨义.
中国古典小说的叙事原则[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5):92-99.
被引量:18
7
郭纪金.
楚辞可歌刍论[J]
.文学评论,2000(6):101-109.
被引量:6
8
伏俊琏.
汉译佛经诵读方式的来源[J]
.敦煌研究,2002(2):95-98.
被引量:6
9
于天池,李书.
是"说唱俑"还是"俳优俑"?——汉代崖墓"说唱俑"考辨[J]
.文艺研究,2005(4):97-101.
被引量:9
10
尚学锋.
乐语传统与汉代的兴喻文学观[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1):18-23.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9
1
侯文华.
《老子》与先秦箴体[J]
.中国文学研究,2009(3):12-16.
被引量:3
2
伏俊琏.
敦煌俗赋的类型与体制特征[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7,44(4):113-121.
被引量:8
3
向回.
“夜诵”考[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104-107.
被引量:1
4
周玉秀.
诵读与古代汉语文选教学[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3):91-94.
5
王绪霞.
“说话”溯源——以俳优“说话”为例[J]
.社会科学家,2014,29(7):146-151.
6
夏德靠.
乐语传统与古史传述[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7(5):135-142.
被引量:1
7
魏玮.
口头叙事与先秦语体、说体的形成[J]
.中州学刊,2018(2):140-145.
被引量:1
8
汤洪.
汉代楚辞诵读考论[J]
.文学评论,2019,0(4):152-156.
被引量:6
9
潘祥辉.
瞽濛传诵:先秦“盲媒”的传播考古学研究[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6(2):14-23.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29
1
于超宁.
浅议《楚辞》的神话形象及艺术文化特点[J]
.喜剧世界(下),2019,0(12):55-55.
2
伏俊琏.
俗赋的发现及其文学史意义[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6):118-124.
被引量:5
3
姚龙飞.
宋代俗赋考略[J]
.考试周刊,2011(1):26-27.
4
伏俊琏.
先秦赋:早期文学百花园中绽放的奇葩[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6):1-8.
5
伏俊琏.
先秦赋钩沉[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1,31(1):24-33.
被引量:1
6
萧无陂.
近三十年来《老子》文本考证与研究方法述评——兼与韩国良先生商榷[J]
.孔子研究,2012(3):101-111.
被引量:4
7
伏俊琏.
建立敦煌讲唱文学的理论体系——张鸿勋敦煌俗文学研究述评[J]
.档案,2018(3):42-51.
8
甄雪燕.
古代医药文化大众传播方式概述[J]
.中华养生保健,2020,38(1):8-10.
9
李东晓,潘祥辉.
“史论监督”:一种中国特色的政治监督机制溯源[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26(10):105-125.
被引量:6
10
张爱军,梁赛.
大数据的政治媒介功能及其伦理边控[J]
.学术界,2019,0(12):27-36.
被引量:4
1
解吉.
《周易》古经今注今译(四)[J]
.周易研究,1989(2):89-93.
2
孙丽旻.
先秦乐师、瞽蒙、瞽史辨[J]
.励耘学刊,2015(2):170-178.
3
曾德雄.
谶纬中的帝王世系及受命[J]
.文史哲,2006(1):37-46.
被引量:11
4
谭洁.
从汉译《阿含经》考察早期佛教孝道思想[J]
.江汉论坛,2011(7):56-59.
被引量:1
5
廖宇.
道教的孝道思想[J]
.中国宗教,2010(11):50-51.
6
卢国龙.
论道教的民族性[J]
.中国道教,1998(2):12-19.
7
蔡慧.
试论墨子以史为鉴的思想[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6):15-19.
8
张晓松.
试论城隍的源流及漳州的城隍信仰[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0(2):83-87.
被引量:3
9
林天震.
钢琴上的痛与快乐[J]
.琴童,2009(4):19-19.
10
王篟.
论孔子与《尚书》的关系[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17(5):75-80.
孔子研究
200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