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3年第8期1-4,共4页
Modern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参考文献9
-
1孙春福.你是否在剪掉孩子的一只翅膀 [N]. 文汇报, 2003- 01- 13.
-
2[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尔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89- 90.
-
3[捷]夸美纽斯著 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128.
-
5列宁选集 (第 25集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117.
-
6张其志.罗杰斯的创造性教育思想简述[J].外国教育研究,2000,27(4):14-18. 被引量:107
-
7施良方.学习论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385.
-
8王启康.关于直觉理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1):1-12. 被引量:3
-
9学会生存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1996. 188.
共引文献113
-
1张姗姗,钟云龙,黄彬洋,曹渺,袁野.当前医患关系背景下对高等院校康复治疗人文的教学与实践浅议[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0):364-364. 被引量:3
-
2华玲红.术前护理干预在肾穿刺活检术患者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3):349-349.
-
3宋惠筠.护理管理者的情商对群体的作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05,12(6):89-91. 被引量:2
-
4张晓英.浅谈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6(2):67-68. 被引量:19
-
5白蕾.学习的主角是学生[J].文教资料,2007(17):132-133.
-
6王智平,叶进.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性学习[J].社科纵横,2006,21(9):148-150. 被引量:2
-
7于晓菲.浅谈如何组织外语课堂教学[J].硅谷,2009,2(19).
-
8朱晓燕.提升校园文化增强高职高专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8):119-119.
-
9王春艳,倪冬.跨文化交际课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S2):150-152. 被引量:2
-
10陈移,冯国和.以问题为导向的病例讨论教学法在护理教学中的实践[J].浙江医学教育,2011,10(2):24-26.
同被引文献6
-
1任学华.成人自我导向学习探析[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2(1):56-58. 被引量:5
-
2彭胜民,任敏,梁保国.加强非理性因素培养 探索大学素质教育的新思路[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8(2):69-72. 被引量:2
-
3甘剑梅.关于教育起点观的哲学阐释[J].教育研究,2003,24(1):19-24. 被引量:30
-
4郭思乐.经典科学对教育的影响及其与教育生命机制的冲突[J].教育研究,2003,24(2):15-21. 被引量:95
-
5任丹凤.学习类型的自我评价[J].上海教育科研,2003(3):64-66. 被引量:3
-
6郑和钧.综合实践活动与自我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3(8):6-10. 被引量:23
-
1朱霞.非理性教育:当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27(2):103-105. 被引量:6
-
2周莉,王晓冬.关于新时期价值观教育的辩证思考[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4(3):20-22.
-
3王正福,陈新文.论人的主体性及主体性教育的实施[J].襄樊学院学报,2001,22(1):72-75. 被引量:5
-
4马鹏娟.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的非理性教育问题[J].运城学院学报,2006,24(6):63-65.
-
5张志勇.要重视教育科学精神的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2008(1):17-21. 被引量:6
-
6沈佳强.略论非理性因素在德育中的作用[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20(1):57-59.
-
7吕子明.21世纪学校管理的发展方向——理性管理和非理性管理的融合[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3(11):11-12.
-
8警惕非理性的教育消费[J].职业技术教育,2006,27(6):14-14.
-
9刘旭东.论非理性教育[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3(1):39-45. 被引量:12
-
10张凡.试论大学课堂教学的舞台效应[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3):149-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