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3-14,共2页
Bulletin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同被引文献20
-
1董菊初.简论世界各国关于语文课性质的表述[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1,17(3):97-99. 被引量:1
-
2巢宗祺.关于语文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的对话(一)[J].语文建设,2002(7):10-11. 被引量:73
-
3[8]钟启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
4[9]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
5(美)约翰·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7.
-
6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z].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
7施良方.学习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
8李松泉.论语文教育中的四大关系[J].新华文摘,1999,(7).
-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
10陈金明.让文章的本身去教育学生[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9(3):10-12.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7
-
1李儒大.新课程下语文教学目标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7):108-109. 被引量:8
-
2曹红丽,吴萍.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与教学效果[J].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1(6):17-19. 被引量:2
-
3王静.新课标理念下语文教学目标制定的现状评析[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4(2):111-112.
-
4张亚男.浅论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下),2014(7):115-116.
-
5林蔚.高中语文课堂情景教学的优化探讨[J].教育界(教师培训),2015,0(6):36-36.
-
6冯海英.“双考”背景下师范生语文教学目标设计能力的培养[J].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17,0(9):60-64.
-
7韦毅力.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目标文献述评[J].教育观察,2018,7(6):81-82. 被引量:1
-
1李维鼎.“母语”的“母”[J].语文学习,2002(9):25-26. 被引量:3
-
2洪宗礼.始终是从零开始[J].中学语文教学,2008(3):75-77. 被引量:2
-
3李方圆.我国中小学母语课程的名称:从“语文”到“华语”[J].考试周刊,2016,0(68):25-25.
-
4耿小涵,陈平.从日本高校母语课程的作业谈起[J].文学教育,2013(12):136-137.
-
5朱德幼.言语:文本细读的关键指向[J].江西教育(教学版)(B),2011(3):11-11.
-
6杨晓春,周锐.课堂教学中非言语性技巧的应用[J].时代文学(上半月),2006(5):208-209.
-
7周洪伟.教师要善于运用“谎言”[J].中国农村教育,2010(3):53-54.
-
8彭光宇.母语课程还是该叫“国文”[J].湖南教育(中旬)(B),2010(4):26-27. 被引量:1
-
9黄春媛.依托情感教育 培养学生语文素养[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0(19):258-258.
-
10刘勇强.非言语性交际的技巧[J].思维与智慧,2005(6):40-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