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0-41,共2页
同被引文献130
-
1肖灵.“酷”词族流行的认知分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29(1):92-93. 被引量:3
-
2张谊生,许歆媛.浅析“X客”词族——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关系新探[J].语言文字应用,2008(4):77-82. 被引量:38
-
3李君.试看新兴“类词缀”及新兴“词族”现象[J].时代文学,2009(11):178-179. 被引量:8
-
4林一心.词族现象探微[J].闽江学院学报,2001,22(4):81-84. 被引量:3
-
5桂永霞.模糊语言的多功能性质研究[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1(1):48-52. 被引量:4
-
6余立风,谢永明.“低碳”与“绿色”的辩证分析[J].低碳世界,2011(3):30-31. 被引量:3
-
7朱天磊,李铁铮.浅析绿色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三个误区[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S2):176-177. 被引量:1
-
8姚小平.基本颜色调理论述评——兼论汉语基本颜色词的演变史[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20(1):19-28. 被引量:138
-
9张旺熹.色彩词语联想意义初论[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8(3):112-122. 被引量:53
-
10符淮青.词义和构成词的语素义的关系[J].辞书研究,1981(1):98-110. 被引量:51
引证文献5
-
1潘峰.现代汉语基本颜色词的超常组合[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26(5):60-65. 被引量:1
-
2夏莹.近十年汉语新词族研究综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1):86-89. 被引量:10
-
3李华云,连辉.“绿色”的词义扩大和语义组合问题[J].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2(3):138-140. 被引量:2
-
4陈颖,赵爱红.“绿色”语义发展与环境保护辩证分析与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2,37(6):104-107.
-
5桂永霞.语言的模糊性与全球“绿色文化”[J].怀化学院学报,2013,32(1):88-9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5
-
1程丽霞.形态化过程中相关术语的界定[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3(4):23-25. 被引量:3
-
2潘峰.现代汉语基本颜色词素仿词造词法探微[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1):98-100. 被引量:3
-
3夏莹.“被”族新词的产生机制与社会文化心理探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12(5):38-41. 被引量:2
-
4金秋,力量.浅析“被XX”新结构[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7(5):58-62. 被引量:4
-
5张滢.概念合成理论对汉语2012年度隐喻型新词的阐释力[J].文教资料,2013(2):25-26.
-
6施叶丽.限制性理论对名名新族词创建和理解的阐释[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30(1):66-69.
-
7王卫敏.模因论视阈下的涨价类系列流行语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14,16(3):16-18. 被引量:1
-
8金洪贤.网络新词语生成机制浅析——以2010~2013网络新词语为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24(6):14-16.
-
9张静.新时期新语法现象研究综述[J].安康学院学报,2016,28(3):29-38.
-
10桂永霞.问“青天”与“苍天”的语义差别[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4(5):114-116.
-
1孟国,温象羽,徐家宁.呼唤对外汉语教学的现代化[J].中国高教研究,2000(3):36-37. 被引量:1
-
2罗桂枝.心灵的呼唤[J].广西教育,2005(06C):11-11.
-
3夏雨.我渴望有个爸爸[J].中学文科(初中生学习与考试),2004(12):14-14.
-
4陈明.我渴望[J].时代教育,2005,0(8):17-17.
-
5刘潇潇.浅析科技英语翻译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J].电子制作,2013,21(9X):175-175.
-
6张翠玲.新时代翻译研究的新转向[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11):172-173.
-
7杜雅宁.渴望表扬[J].故事作文(低年级版),2010(5):6-6.
-
8李杏保.呼唤语文教育现代化[J].上海教育,2002(22):50-52.
-
9缪卫戒,何建荣.呼唤真诚[J].中学生理科应试,2000(4):56-56.
-
10谢秀亮.应用写作教学呼唤优秀例文[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S1).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