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精准农业发展的探讨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些年,随着生物遗传育种技术的进步,化学肥料和农药的大量使用,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这种农业增长方式也凸现出了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浪费、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已不能适应既要发展生产又要保护环境的需要,传统农业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进入21世纪,以计算机技术。
作者
刁承军
胡伟
出处
《农机市场》
2003年第8期16-18,共3页
Agricultural Machinery Market
关键词
精准农业
信息技术
农产品竞争力
农业科技
农业创新体系
农业现代化
分类号
F323.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9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54
同被引文献
69
1
姚敏,赵燕霞,张柏.
精准农业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J]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1,18(2):27-29.
被引量:3
2
扈立家,李天来.
我国发展精准农业的问题及对策[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400-402.
被引量:22
3
肖志刚,张曙光,么永强,李雁.
精确农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26(z1):256-259.
被引量:62
4
孙莉,王军,陈嘻,包安明,张清.
新疆棉花精准灌溉指标体系试验示范研究[J]
.中国棉花,2004,31(9):22-24.
被引量:5
5
卢珊,王平,刘湘南.
论精准农业建设的地理信息技术关键[J]
.地球信息科学,2001,3(1):38-42.
被引量:10
6
刘微,赵同科,方正,王树涛.
精准农业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3):506-507.
被引量:19
7
林绍光,黄继庆.
精准施肥技术推广实践与探讨[J]
.广西农学报,2005,20(4):11-14.
被引量:5
8
刘伟明.
精准农业及其应用[J]
.安徽农学通报,2005,11(6):8-8.
被引量:10
9
赵凯.
从精准农业看当代农学思想的发展[J]
.中国科技信息,2006(01A):142-142.
被引量:7
10
刘伟明.
精准农业探讨[J]
.农业网络信息,2006(3):7-8.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0
1
刘伟明.
精准农业及其应用[J]
.安徽农学通报,2005,11(6):8-8.
被引量:10
2
刘伟明.
精准农业探讨[J]
.农业网络信息,2006(3):7-8.
被引量:4
3
田珂,周卫军,龙晓辉,薛涛.
GPS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J]
.农业科技通讯,2008(8):26-29.
被引量:2
4
朱明,熊元,吴亚雄,章伟雄.
探讨精准农业技术在中国农业发展中的作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5):11126-11128.
被引量:4
5
聂兵.
我国精准农业实施的路径及其方向选择[J]
.海峡科学,2008(9):20-22.
被引量:3
6
何志文,吴峰,张会娟,胡志超.
我国精准农业概况及发展对策[J]
.中国农机化,2009(6):23-26.
被引量:22
7
靳双珍,刘国顺,闫新甫,史宏志,程龙.
我国发展精准农业的必要性与应用前景[J]
.浙江农业科学,2010,51(2):414-416.
被引量:13
8
刘帆帆.
3S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12X):368-368.
9
张作淳.
北斗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应用[J]
.北京农业(下旬刊),2015(5):286-286.
被引量:1
10
张剑.
智能装备如何在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中更好的推广[J]
.河北农机,2016,0(A01):98-100.
二级引证文献
54
1
翟志强,王秀倩,王亮,朱忠祥,杜岳峰,毛恩荣.
面向主从跟随协同作业的导航路径规划方法[J]
.农业机械学报,2021,52(S01):542-547.
被引量:9
2
张启迪.
论北斗卫星系统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助推作用——以山东省茌平县耿店村为例[J]
.山东青年,2019,0(4):203-204.
3
刘伟明.
以循环经济理念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技术模式[J]
.台湾农业探索,2007(1):59-62.
被引量:8
4
刘焱选,白慧东,蒋桂英.
中国精准农业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7):577-582.
被引量:42
5
白文斌,焦晓燕,王立革,王劲松.
利用3D Surfer实现田间土壤信息的三维可视化[J]
.山西农业科学,2008,36(3):51-54.
被引量:5
6
吕烈武,郭彬.
精准农业的研究应用现状及其在我国的发展方向[J]
.现代农业科技,2008(21):338-339.
被引量:11
7
张树军.
诱致技术变迁与农业技术进步模式选择的理论分析——基于生产要素价格变动的视角[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734-7736.
被引量:4
8
张丽,张东旭.
“3S”技术在现代数字农业中的应用[J]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0):149-151.
被引量:6
9
何志文,吴峰,张会娟,胡志超.
我国精准农业概况及发展对策[J]
.中国农机化,2009(6):23-26.
被引量:22
10
罗新梅.
现代精准农业技术推广问题研究——以新疆精河县大河沿子镇为例[J]
.经济研究导刊,2009(33):29-31.
1
牛立娜.
重视科技创新 促进农业发展[J]
.现代农村科技,2013(9):8-9.
2
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践行三个代表 再创“星火”辉煌[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2,4(6):6-6.
3
杨云善.
欠发达地区农业竞争力的提升是农民增收的关键[J]
.经济师,2002(2):152-153.
被引量:1
4
黄勇,郑礼平.
构建农业创新体系 发展宁波效益农业[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14(3):97-101.
5
刘升元.
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与农业创新体系[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1):47-52.
被引量:2
6
吴宝华.
论我国农业创新体系[J]
.农业经济,2002(3):7-8.
被引量:2
7
赵文.
科技支撑体系在新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J]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8(2):33-34.
8
俞菊生,张占耕,潘迎捷.
知识经济和上海都市农业创新体系的构筑[J]
.上海农业学报,1998,14(3):81-86.
被引量:16
9
郑士峨.
农业创新体系与机械化[J]
.农村牧区机械化,1999,0(3):4-5.
10
董树亭.
认清知识经济发展趋势 建立我国农业创新体系[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1):21-24.
农机市场
2003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