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平安前·中期の臣諡についての—考察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所谓“谥”(或称“谥号”),即指中国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用以褒贬其善恶。7世纪后期,给谥的制度由中国传人日本,首先被天皇家所采用,并且逐渐演变成为皇位继承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是,到了8世纪后期,天皇的谥号一度被不含有褒贬意味的追号所取代,而与此同时,臣子中开始有一部分人被赐予了谥号。也就是说,平安时代前期和中期是日本天皇谥号的空白期,也是日本臣下谥号的发生·发展期。本文对平安时代前期和中期的臣谥进行了考察,通过对赐谥的资格规定、赐谥的时期与方法、谥字的使用以及谥号的作用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臣谥基本上还是对中国大陆臣谥的简单模仿,是平安时代前期日本人名全盘汉化的一种反映。
作者 潘蕾
出处 《日本学研究》 2010年第1期269-277,共9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