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康有为的碑帖融合观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康有为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碑学''帖学'的概念,虽然此前有阮元的《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提出南北两大流派,以及清人碑帖融合无意有意的实践,但最早明确提出'碑学''帖学'这一概念的,在康有为之前确实未见。这个概念见于康氏《广艺舟双楫》.
作者
金丹
机构地区
南京艺术学院
南京艺术学院书法系
出处
《荣宝斋》
2019年第3期64-117,共54页
关键词
碑帖结合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1
1
刘守安.
“意义的世界”与“文化的世界”——谈“书法文化”问题[J]
.书画世界,2008(4):30-32.
被引量:4
2
金丹.
康有为手札书风考论[J]
.中国书法,2016(18):4-21.
被引量:2
3
白砥.
碑帖融合的难点与方法[J]
.东方艺术,2018,0(22):17-31.
被引量:1
4
吕金光.
晚明尊碑意识与倪元璐书风研究[J]
.书法,2015(1):59-65.
被引量:1
5
梁怀学,曲立超.
康有为“碑帖并用”思想与行书实践管见[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4(2):117-120.
被引量:1
6
马俊华.
碑帖相融——康有为晚年的书学变法[J]
.中国书法,2019(2):57-59.
被引量:2
7
于洁.
从论书诗看康有为的碑帖观[J]
.中国书法,2019(22):107-109.
被引量:1
8
杨艳秋.
"碑帖之争"下中国近代书法美学的演进——以包世臣、刘熙载、康有为为例[J]
.美术大观,2020(11):53-55.
被引量:1
9
詹勤彬.
论康有为碑帖艺术观的维新思想[J]
.学理论,2016(10):151-153.
被引量:1
10
张磊.
明清时期碑帖融合思想的形成[J]
.书法,2019(5):57-63.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
1
张磊.
“碑帖融合”的美学实践研究[J]
.美术大观,2021(1):43-45.
被引量:1
2
杨晓辉.
论当代书坛的矛盾现象[J]
.大学书法,2021(3):51-54.
3
冉升.
康有为“碑帖并用”思想研究——会宁县博物馆藏康有为行书书法之初探[J]
.东方收藏,2022(4):60-62.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张玥盈.
笪重光的帖学之“法”[J]
.河北画报,2023(20):19-21.
1
陈先云.
课程观引领下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能力体系的构建[J]
.课程.教材.教法,2019,39(3):78-87.
被引量:154
2
沙孟海.
碑与帖[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19,0(1):22-25.
被引量:1
3
宋君婷.
清代士人学“碑”的用笔探索[J]
.中国书画,2019(3):8-11.
4
李方杰.
由包世臣、康有为的碑评看传统书法审美观念的转换[J]
.中国书法,2007(7):102-103.
5
郑利权.
碑帖辩证 雄浑淡然——卢乐群书法艺术卮论[J]
.书画艺术,2019,0(3):22-27.
6
贾梦强.
书刻艺术发展倾向研究[J]
.书法赏评,2019,0(2):28-31.
被引量:2
7
郝伟坤.
何绍基书法对碑与帖的有机融合探讨[J]
.北方文学,2019,0(23):127-128.
被引量:1
8
杨庆.
清代碑学理论构建过程中的篆隶观念考论[J]
.中国书法,2018(7X):66-70.
被引量:3
9
赵雅卓.
浅谈碑学产生的因素——以首都博物馆馆藏文物为例[J]
.首都博物馆论丛,2012(1):206-213.
10
杨明刚.
阮元画学审美拾遗及乾嘉画苑由虚向实之变[J]
.中国美学研究,2014(2):74-87.
被引量:1
荣宝斋
201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