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科技.人才.市场》
2003年第4期27-31,共5页
Scientech Talent Market
同被引文献4
-
1徐相义,徐永安,李德洲.高校科研业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参数计算[J].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04,5(2):99-102. 被引量:8
-
2郑秀才.高校教师科研工作绩效测量方法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9(12):137-138. 被引量:22
-
3程萍.建立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科技创新”评价体系构想[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6(3):307-312. 被引量:20
-
4陈雄一,胡明宝.构建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意义与原则[J].湖南社会科学,2003(3):154-156.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12
-
1颜艳.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综合评价模型构建[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6):29-32. 被引量:9
-
2袁峰,高宏利,宋志霞.高校科研水平评估体系的设计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7,29(3):351-354. 被引量:3
-
3艾伟强,葛建军.运用分层线性模型对高校教师科研水平的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8,24(7):95-99. 被引量:8
-
4李成杰.模糊理论在高校课堂教学评估方法中的应用探究[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5):33-33.
-
5阎英,刘伯红.理工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9,37(8):83-85. 被引量:21
-
6陈平.高校教师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29(12):187-188. 被引量:28
-
7刘丹平,周建方,吴洁.基于灰色系统的高校教师科研能力综合评价模型[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23):143-146. 被引量:13
-
8席与亨,张丹,司徒唯尔.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评价体系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11,31(10):71-76. 被引量:12
-
9李兰春,王双成,王婧.高校教师科研能力评估的贝叶斯网络聚类方法[J].科技管理研究,2011,31(12):114-116. 被引量:3
-
10高太光,陈培友.基于粗糙集和群决策的高校教师科研能力评价模型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31(21):131-133. 被引量:11
-
1谷冬梅.浅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校园英语(教研版),2012(12):3-3. 被引量:4
-
2张义明,张沁文.地方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基于陕西理工学院“502创新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J].学理论,2012(30):176-178. 被引量:3
-
3朱素萍.浅谈高中政治教学中典故的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1(9):33-33.
-
4孙建.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如何体现四个要点[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1):75-76. 被引量:3
-
5卢伟.大学语文教学与创新思维培养[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23(12):91-93. 被引量:3
-
6顾秀平,李震静,孙斐,卞修凡.安徽医科大学2002—2004年科研业绩状况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5,25(8):62-63.
-
7吴晓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要素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2(S1):122-124. 被引量:1
-
8龙跃.高等教育的创新要素及其价值取向的分析[J].价值工程,2012,31(20):233-235.
-
9吴世勇.论高校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11):1-2. 被引量:1
-
10杨爱兵.新课标下普通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2011(29):127-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