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0-82,共3页
Education Review
参考文献27
-
1吕祖谦.《乾道四年九月规约》[A]..《东莱集》卷10《四库全书》本[C].文渊阁,..
-
2朱熹.《白鹿书院揭示》[A]..《朱文公文集》卷74《四部丛刊》本[C].,..
-
3王铭琮.《白鹭洲书院学规》[A]..《白鹭洲书院志》卷2清同治十年白鹭书院刊本[C].,..
-
4胡居仁.《丽泽堂学约并序》[A]..《胡文敬集》卷2文渊阁《四库全书》本[C].,..
-
5杨桂森.《白沙书院学规》[A].李廷壁.台湾《彰化县志》卷4,清刊本[C].,..
-
6.《金华书院学规条约十二则》[A]..四川《射洪县志》卷7清光绪刊本[C].,..
-
7王守仁.《万松书院记》[A]..《王阳明全集》卷7[C].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版..
-
8桂起万.《国朝重修龙冈书院碑》[A]..河北《栾城县志》卷14清同治十一年刊本[C].,..
-
9吴锐.《梅花书院碑记》[A]..江苏《增修甘泉县志》卷6清道光十七年刊本[C].,..
-
10梁凤翔.《西湖书院碑记》[A]..湖北《孝感县志》卷11清光绪八年刊本[C].,..
同被引文献65
-
1张祎琛.清代圣谕宣讲类善书的刊刻与传播[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3(3):134-140. 被引量:11
-
2朱鸿林.国家与礼仪:元明二代祀孔典礼的仪节变化[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9(5):73-85. 被引量:12
-
3琳达.沃尔特,邓洪波.南宋书院的地理分布[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7(1):97-106. 被引量:7
-
4罗晋辉.书院若干问题辨析[J].学术月刊,1996,28(5):88-94. 被引量:1
-
5肖永明.商人对书院发展的推动及其动机探析[J].大学教育科学,2005(1):71-74. 被引量:6
-
6肖永明,唐亚阳.书院祭祀的教育及社会教化功能[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3):10-14. 被引量:26
-
7肖永明.历代地方官员支持书院发展的动机探析[J].中州学刊,2006(2):170-172. 被引量:3
-
8蒋建国.仪式崇拜与文化传播——古代书院祭祀的社会空间[J].现代哲学,2006(3):80-86. 被引量:15
-
9肖永明,彭爱华.士人对书院事业的推动及其动机探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59-63. 被引量:3
-
10刘伯骥.广东书院制度沿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9:355;425.
引证文献5
-
1肖永明,于祥成.书院的发展对地区文化地理格局的影响[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5):5-11. 被引量:3
-
2盛况.论书院教育仪式的文化传播[J].现代教育论丛,2015(5):56-61. 被引量:1
-
3翁少娟.中国古代书院学礼的现代价值——以当前高校礼仪教育为视角[J].钦州学院学报,2016,31(8):54-58.
-
4邓洪波,周文焰.化民成俗:明清书院与圣谕宣讲[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4(5):23-28. 被引量:3
-
5贾勇.教化并举:明代汉江流域书院研究[J].荆楚学刊,2022,23(5):19-25.
二级引证文献7
-
1周文焰.古代书院的忠孝观念教育实践:以清初洛学派书院士人为中心[J].原道,2023(1):297-310.
-
2肖永明,于祥成.书院的藏书、刻书活动与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1(6):26-33. 被引量:7
-
3沈伏琼.元代江南寺院侵占儒学田产现象探析——以胡文昭公墓据碑为中心[J].史学集刊,2017(1):120-128. 被引量:3
-
4许哲娜.理学文化空间扩张动因分析——以漳州府城为例[J].城市史研究,2017(1):135-155.
-
5李潇.历久弥新:中国传统书院仪式教育的现代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9,23(4):29-36. 被引量:1
-
6甘麒燕,李生,郭海棠.乡村振兴视域下广西民族古村落书院文化传承调研报告--以南宁市三江坡古村落文化书院的建设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13):118-122. 被引量:1
-
7付劲涛.一个东方世界的传播观念——“宣讲”[J].语言与文化研究,2023,26(1):146-150.
-
1肖永明,唐亚阳.书院的社会教化功能简论[J].河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18(4):37-40. 被引量:1
-
2崔树芝,林坚.中国传统书院的社会教化功能[J].文化学刊,2014(6):151-158. 被引量:3
-
3梁淮平.艺术院校在学分制背景下发展学生社团的对策探析--以南京艺术学院为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12):79-81. 被引量:3
-
4田守凯.围龙文化的社会教化功能及其对社会管理的启示——以“世界客都”梅州地区为例[J].群文天地,2012(8):125-125.
-
5王茜.谈幼儿园的环境建设[J].甘肃教育,2014(24):24-24.
-
6王佳玲.变革时期大学生社会化困境及出路[J].青年探索,1997(5):31-33.
-
7郭广阔.“书圣”是这样“炼”成的[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3(6):22-23.
-
8吴振.谈大报帖之真伪[J].艺术时尚,2014,0(10):46-46.
-
9郑由敏.发挥音乐艺术社会教化的陶冶作用[J].现代交际,2014(7):68-68. 被引量:1
-
10林展,麦庆艺.大学生社团在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3):76-77.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