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两个班长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为了集中推荐一定时期中新人的作品,本刊曾经在前年十二月号和去年七、八月号合刊上两次辟了'新花集'的栏目,获得了读者热情的支持。现在是第三次了。前两次都是进载各地文学刊物上优秀的新作,这一次所发表的几篇作品则是从本刊的来稿中直接选出来的。近几年来,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导下,新生的创作力量正在迅速地成长和壮大,特别是最近一个时期,话剧和报告文学方面涌观出不少优秀的新人作品,小说方面也有同样的趋势。这是令人振奋的现象。革命的新生创作力量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新血液,在今后我国整个文艺事业的发展和文艺队伍的不断改造和扩大的过程中,它将显示出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因此,积极发现、培养新作者的工作,也就更加突出地成为当前文学刊物的一项重要任务。革命的新生创作力量是从新的时代、新的斗争中成长起来,和劳动人民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它是健康的,具有旺盛的战斗力的。新人的作品,尽管在艺术上还可能有粗糙之处,却往往更敏锐地反映了时代的革命精神,更直接地表现了劳动人民新的思想感情;而这正是革命文艺创作的基本要素。象这里发表的五篇小说,它们所描写的生活虽然各不相同,题材和人物性格也是各种各样,然而从这些作品中间,我们却可以感受到一种共同的东西,这就是在当前新形势下我国劳动人民那种新的精神面貌和道德力量。象《两个班长》中邓金的那种高瞻远嘱,提拔青年的气魄,《渔店里的喜剧》中于飞和他爱人的那种公而忘私的精神,《落户》中老德贵的那种以社为家的崇高风格,《风火录》中老魏的那种从不向困难低头的倔强性格,《过硬》中老保管的那种严格而又热情帮助青年的态度——这一切不正是社会主义时代的集体主义精神从各种不同的生活角度上,在各种不同人物身上的反映吗?当我们读完这几篇小说时,会从小说中那些人物身上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喜悦:这些作品中的主人公以他们自己的忘我劳动和无私精神感染了、鼓舞了和改造了他们周围的人物,从而也感染和鼓舞了读者。这是一种伟大的阶级感情,这种喜悦的感情绝不是那些个人主义者和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者所能想象的。几篇小说都具有这个特点。一般说来,这几篇小说所描写的,并不是什么惊心动魄的故事,却是从平凡的劳动生活中间显示出毛泽东时代人们的那种崇高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力量。这种道德品质和精神力量在我们人民的日常生活中间正在不断渗透开去,扩大开去,转化为战无不胜的巨大物质力量,从而保证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革命精神。反映这种精神,并以这种精神鼓舞和教育全国人民,乃是当前文艺创作上的首要任务。这几篇小说,尽管在反映的程度上,深浅有所不同,但应该承认,我们的青年作者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而且可以说基本上达到这个要求了。几篇小说从不同角度反映出来的这种时代精神都是从作者各自的生活斗争实践中汲取来的。这几位作者都是生活在基层群众中间,其中如萧育轩、陈伸宣,还是有一定工龄的劳动生产者。据我们了解,他们这些题材和主题以及他们所塑造的人物形象,都是从自己的生活感受或亲身经历中逐渐形成,而并不是先确定主题然后去寻找材料。这是为什么这些作品虽然都是描写新人物的精神面貌,却并不使人有千篇一律的感觉。几篇作品中间的一些主要人物性格虽然概括得还不够广,开掘得也还不够深,然而却各自具有鲜明的个性,使读者感到真实可信。我们还可以看出,这几篇小说的作者在人物描写方法上,都努力注意到从行动和状势中去刻划性格;既不是凭借抽象的说教,也不是凭借单纯的心理描写,更多是通过生活和周围的人物眼里来烘托出主人公的性格。这里值得提到的是《过硬》这一篇。这篇小说只有三千多字,虽然写得较浅,但是作者却用极少的笔墨,生动地描写出主人公老保管那种对自己工作认真负责,对年青人既严格而又热情爱护的性格。对于一个新作者来说,这是并不容易的。短篇小说应当写得简练集中,避免枝蔓过多。高尔基曾经要求青年作者要写得简洁、生动和通顺,《过硬》的作者至少是做到了这一点。这几篇小说,虽然在艺术上还有这样或那样不足之处,但都是经过反复的修改才发表的。我们认为,对于青年作者固然不应该在艺术上作过苛的要求,然而必须提倡勤修苦练,谦逊虚心,不断锻炼自己的艺术技巧。创作是种艰苦的劳动。任何作家的作品总是要经过反复的推敲和修改,对于青年作者尤其需要如此。这固然要求青年作者的辛勤努力,而作为刊物的编辑来说,我们也必须认真耐心尽到我们帮助的责任。在这方面,我们的工作还是做得很不够。我们愿意在读者鞭策之下,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并且期待读者给予我们以批评和指正。
作者 王世阁
出处 《人民文学》 1964年第5期3-11,共9页 People's Literature
关键词 指挥仪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10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