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经典:诠释转换与意义生长——以《论语》“回也其庶乎屡空”之注疏为例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论语》'回也其庶乎屡空'一语中'空'字的意义,在历代注家的阐释中成为争议的焦点。自两汉至魏晋,自唐宋至明清,对'空'字的诠释不外乎两种:一曰心空,一曰空匮。由汉代的贫匮之空转到魏晋六朝的心空之空,是一次意义的歧出,也是一种意义的开启;唐宋以后由此展开了保守与创新的二元分化式疏解,一派守护贫空义,一派演绎并转化心空义;延至清代,'屡空'之义又以回溯其原初字义的主张而还原至'本义',然而经典意义的生长并未因此而终止,闭合又意味着再次开启的可能。
作者 甘祥滿
出处 《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 2013年第1期41-56,共16页 Study on Confucian Classics and Thoughts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09YJC720002)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