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噻虫胺的合成方法
被引量:
13
The Synthesis Methods of Clothianidi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噻虫胺是第二代新烟碱类杀虫剂 。
Clothianidin is a novel pesticide among the chloronicotines.The possible synthesis methods of pesticide clothianidin and its intermediate products were reviewed.
作者
王党生
隋卫平
谭晓军
机构地区
济南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济南大学化工学院
出处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5-16,共2页
Agrochemicals
关键词
噻虫胺
合成方法
新烟碱类杀虫剂
中间体
clothianidin,synthesis.
分类号
TQ453 [化学工程—农药化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76
同被引文献
92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124
参考文献
3
1
程霞,亦冰.
第二代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的开发[J]
.世界农药,2001,23(4):17-25.
被引量:59
2
李葆奇.
新型杀虫剂thiamethoxam的合成与应用[J]
.世界农药,2000,22(1):46-49.
被引量:10
3
毛春晖,黄路,黄明智.
Strobilurin类杀菌剂的研究进展[J]
.精细化工中间体,2001,31(1):4-8.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7
1
U.S.5852012.
2
WO 98/06710.
3
The 1998 Brighton conference-Pests & Disases 27-36.
4
US 5783734.
5
US 5894073.
6
王忠文,李正名,刘天麟,李树正,张祖新.
新型杀菌剂β-取代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的研究[J]
.合成化学,1999,7(1):62-67.
被引量:2
7
王忠文,李正名,陈寒松,刘天麟,李树正.
β-取代苯(氧)丙烯酸酯(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杀菌活性的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9,20(8):1248-1253.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76
1
邓建稳,刘卫东,朱卫国,杜升华.
3-甲氧基亚甲基苯并呋喃-2(3H)酮回收利用的工艺研究[J]
.精细化工中间体,2012,42(1):21-24.
被引量:4
2
杜辉.
2-氯-5-氯甲基噻唑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J]
.现代农药,2004,3(3):14-16.
被引量:7
3
陈灿,柳爱平,毛春晖,刘兴平.
2-甲氧亚胺基-[2-(邻甲基)苯基]乙酸甲酯的合成改进[J]
.精细化工中间体,2004,34(5):25-26.
被引量:5
4
王党生,谭晓军,马玉翔,李涛.
N-(6-氯-3-甲基吡啶)乙胺合成条件的研究[J]
.化学工程师,2005,19(1):55-56.
5
曾得意,王鸣华.
噻虫嗪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J]
.农药,2005,44(10):469-470.
被引量:11
6
杨浩,吴公信,张振明,高山,冯溶,梁敏,孙克.
3-甲基-4-硝基亚胺基全氢化-1,3,5-二嗪的合成[J]
.农药,2006,45(1):24-25.
被引量:5
7
石隆平,左伯军,李磊,翟春伟.
2-氯-5-氯甲基噻唑的合成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
.山东化工,2006,35(1):19-22.
被引量:2
8
郑立庆,刘国光,孙德智.
新型农药噻虫嗪的水解与光解研究[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38(6):1005-1008.
被引量:27
9
刘国光,娄淑芳,郑立庆,李维.
硝酸盐对硅胶表面噻虫嗪的光敏化降解的初步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25(6):1649-1653.
被引量:2
10
石隆平,李磊,左伯军,朱悦凤,王广友.
噻虫嗪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J]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1):46-4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92
1
黄莹莹,郭正元.
噻虫胺在水稻及其稻田环境中的消解动态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13(10):71-73.
被引量:5
2
程志明.
杀虫剂噻虫胺的开发[J]
.世界农药,2004,26(6):1-3.
被引量:31
3
赵玉娟,Baode Wang,Victor C. Mastro,高瑞桐.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绒毛白蜡树中氯噻硝基呱残留量[J]
.现代科学仪器,2006,23(1):86-87.
被引量:1
4
刘敏,端裕树,宋苑苑,林金明.
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检测蔬菜水果中氨基甲酸酯和有机磷农药[J]
.分析化学,2006,34(7):941-945.
被引量:111
5
唐振华,陶黎明,李忠.
害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药性及其治理策略[J]
.农药学学报,2006,8(3):195-202.
被引量:61
6
杨吉春,李淼,柴宝山,刘长令.
新烟碱类杀虫剂最新研究进展[J]
.农药,2007,46(7):433-438.
被引量:54
7
Hideki U, Koichi I. Guanidine derivatives,their production and insecticides. EP 0376279,1990-07-04.
8
张一宾,张怿.世界农药新进展[M].化学工业出版社.
9
农药电子手册(企业版3.0.54).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10
石得中.中国农药大词典[M].化学工业出版社.
引证文献
13
1
黄莹莹,郭正元.
噻虫胺在水稻及其稻田环境中的消解动态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13(10):71-73.
被引量:5
2
陈雁君,王艳,公茂礼,李宁,赵艳霞.
新型杀虫剂噻虫胺在小白菜上的残留动态研究[J]
.分析试验室,2008,27(B12):230-232.
被引量:6
3
陈雁君,王艳,李宁,公茂礼.
HPLC法测定小白菜中噻虫胺农药残留量的方法研究[J]
.中国热带医学,2009,9(2):361-362.
被引量:12
4
张梅凤,范金勇,张宏伟,张秀珍,马新刚.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研究进展[J]
.世界农药,2009,31(1):22-25.
被引量:51
5
王党生,鲍猛,杨秀利,韩斌.
微波辐射合成1-甲基-2-硝基亚胺基-5-正丙基-六氢化-1,3,5-三嗪[J]
.精细化工中间体,2009,39(2):26-27.
被引量:2
6
王党生,杨秀利,韩斌.
1-甲基-2-硝基亚胺基-5-甲基-六氢化-1,3,5-三嗪的合成[J]
.化学工程师,2009,23(12):10-11.
7
柳录剑,黄超群,毛春晖,吴道新.
N,O-二甲基-N'-硝基异脲的合成工艺[J]
.农药研究与应用,2011,15(4):6-8.
被引量:2
8
张春荣,何红梅,徐玲英,朱亚红,赵华,吴珉,李振.
噻虫胺在水稻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及其消解动态[J]
.浙江农业学报,2014,26(5):1263-1267.
被引量:8
9
管欢,黄慧俐,行艳景,李雪生,谭辉华,曾东强.
噻虫胺在甘蔗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及消解动态[J]
.现代农药,2015,14(2):42-45.
被引量:13
10
李广领,谷珊山,刘博,陈锡岭.
基质分散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菠菜中噻虫胺残留的检测[J]
.湖北农业科学,2016,55(2):465-468.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124
1
柴逸峰,朱臻宇,陈啸飞.
药物分析(Ⅰ)[J]
.分析试验室,2010,29(9):78-122.
2
王民如,田运佳,刘浩,赵颖欣.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
.农业工程技术(农业工程技术),2009(7):55-57.
被引量:4
3
周莉.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比较研究[J]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115-117.
4
段军飞,刘其城.
双酚F的微波合成研究[J]
.精细化工中间体,2010,40(2):58-60.
被引量:2
5
侯如燕,卞红正,赵秀霞,胡祎芳,苏婷,王孝辉,宛晓春.
固相萃取-液相色谱测定复杂基质蔬菜中9种烟碱类残留[J]
.分析测试学报,2011,30(1):58-63.
被引量:52
6
张海英,陆磊,胡梅,郭建国,刘永刚.
噻虫嗪种衣剂在马铃薯根中的残留动态分析[J]
.中国马铃薯,2011,25(6):360-363.
被引量:1
7
邓明学,潘振兴,谭有龙,唐际飞,覃旭,陈贵峰,唐明丽.
柑橘木虱对4种新烟碱类杀虫剂的交互抗性[J]
.农药,2012,51(2):153-155.
被引量:28
8
王道全.
农药化学:魔鬼还是天使[J]
.化学通报,2012,75(4):301-305.
被引量:1
9
曹慧,林珍珍,陈小珍,李祖光.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同时分析蔬菜中的50种农药残留量[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2,40(3):279-283.
被引量:12
10
刘飞,陈永煊,游飞明,郑小严,黄红霞.
UPLC-MS/MS同时测定茶叶中7种烟碱类杀虫剂[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2,33(4):144-146.
被引量:12
1
李海屏.
噻虫胺及其中间体合成[J]
.农药研究与应用,2012,16(2):56-56.
2
汪多仁.
第二代增塑剂的合成方法[J]
.丹东化工,1995(2):17-17.
3
仇是胜,张一宾.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发展及趋向[J]
.世界农药,2014,36(5):5-6.
被引量:18
4
刘丽丽,李吉海.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进展与合成[J]
.山东化工,2003,32(1):11-16.
被引量:13
5
张梅凤,范金勇,张宏伟,张秀珍,马新刚.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研究进展[J]
.世界农药,2009,31(1):22-25.
被引量:51
6
第二代降烯烃催化剂通过鉴定[J]
.化工科技市场,2002,25(10):46-46.
7
M.R.Hadler,赖以飞.
经济而有效的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J]
.农药译丛,1992,14(2):19-22.
8
王秋萍,王根林,丁克鸿.
2-氯-5-甲基吡啶的合成[J]
.农药,2015,54(1):23-25.
被引量:1
9
王伟,宋国英,邹一鸣.
具有良好前景的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溴敌隆[J]
.上海化工,1991,16(4):12-15.
被引量:2
农药
2003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