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反思、建构与尴尬——梁实秋的学院派批评理论解析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梁实秋(1903—1987),原名治华,祖籍河北沙河人,生于北京。1915年就读于清华学校,1923年赴美国,先后就读于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1926年回国,任南京东南大学、青岛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校教授。1928年与徐志摩等创办《新月》杂志。1930年后兼任《自由评论》周刊的编辑。抗战爆发后赴四川主编《中央日报·平明》,并在国立编译馆任职,翻译莎士比亚的作品。1949年去台湾,任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等职务。梁实秋因鲁迅曾指其为'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的评价和毛泽东宣布他为资产阶级文学代表的定论而'声名远扬'。作为中国20世纪一位颇具争议的批评家,长期以来学术界在梁实秋批评地位的归属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不确定的因素。
作者 彭松乔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人文论谭》 2009年第1期87-93,共7页 Humanity Forum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