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汉代诗家之“取《春秋》”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自战国以降,《春秋》学与诗学的关系即已显得非常深切而微妙。孟子说: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1]在孟子看来,《诗》由于'王者之迹熄'而式微,《春秋》则应运而生,继《诗》代兴。所谓'《诗》亡',当然不是指《诗》文本的失亡,而是指以《诗》为载体的某种传统的没落。徐复观认为这种传统就是所谓'诗教',他说:我认为《诗》亡是指在政治上的'诗教'之亡。……诗教既亡,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失掉了沟通的桥梁,与风谏的作用,统治者因无所鉴戒而刑赏昏乱,被统治者因无所呼吁而备受荼毒,极其至,乱臣贼子相循,使人类在黑暗中失掉行为的方向;于是孔子作《春秋》,辨别是非,赏罚善恶,以史的审判,标示历史发展的大方向。[2]徐复观的这个解释是相当可信的。《春秋》继《诗》而起。
作者 黄觉弘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人文论谭》 2012年第1期59-64,共6页 Humanity Forum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09YJC751036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