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环境史研究与“干涉限度差异”理论建构 被引量:5

The Research o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China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eory of “Differences in Intervention Limits”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认为环境的"改变"绝不等于环境的"破坏",由此提出环境人类"干涉限度差异"命题。区域环境敏感度天然差异决定了人类改变环境干涉限度区域差异,不同生产力背景下的环境"临界线"差异进而使人类干涉环境的程度形成了时间差。历史时期的资源客观上存在"匠化""选择""重建"三种考量过程差异,就会出现主观上资源利用"干涉限度差异"。干涉限度差异表现在历史时期食物资源的利用中的"匠化"程度差异,历史时期燃料、建材资源利用与人类选择取向上的人类的干涉差异;历史时期植物资源与动物资源在重建上回归性差异。为此,中国环境史或历史环境地理学者更应有强烈的现实关怀,更应该多储备有关环境、资源的技术知识,更多从事小空间"小生境"的中国环境史或历史环境地理个案研究,更加重视田野考察在中国环境史或者历史环境地理研究中的作用,努力形成中国环境史或历史环境地理的本土话语。
作者 蓝勇 Lan Yong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共9页 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106

共引文献83

同被引文献48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