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贵州畜牧兽医》
2003年第4期9-10,共2页
Guizhou Journal of Animal Husbandry & Veterinary Medicine
参考文献5
-
1杨柳 邬建玲.贵州:结核病“重灾区”[N].贵州都市报,2002-3-28(20).
-
2北京农业大学.家畜传染病(第二版)[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5.5.
-
3甘肃农业大学.兽医微生物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6.
-
4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经济动物野生动物观赏动物伴侣动物疾病诊疗大全[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3.12.
-
5罗仲愚 贾秉.家畜传染病防治手册[M].北京:农业出版社,1966.2.
同被引文献23
-
1王鹤佳,郭筱华,黄耀凌,孙雷.我国原料乳安全形势分析[J].中国奶牛,2007(S1):187-189. 被引量:1
-
2《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编辑委员会[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4,31(6):342-342. 被引量:1
-
3李令启,龙春兰.乌鲁木齐地区1980─1992年两疫病检疫监测简述[J].草食家畜,1994(3):44-47. 被引量:1
-
4张瑛,姜岩.我国奶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5,21(4):62-64. 被引量:5
-
5毛文娟,魏大鹏,李丽君,汪建明.完善技术标准 保障我国乳品质量安全[J].中国软科学,2005(9):30-36. 被引量:20
-
6胡东良,林雁春,刘佩红,刘清河,王立梅.乳及乳制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及其理化特性研究[J].食品科学,1996,17(4):69-73. 被引量:10
-
7李文红,孙丽新.我国奶业质量安全情况分析[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27(1):175-178. 被引量:13
-
8张莹蕾,李红,杨晓瑞.如何做好原料奶的安全生产与质量控制[J].河南畜牧兽医,2007,28(07S):35-35. 被引量:2
-
9陈建辉.食品安全·人类健康的永恒主题-访著名农学家卢良恕院士[N].经济日报,2004年2月3日.
-
10刘秀梅.全球微生物食品安全现状与挑战[N].中国食品报,2004年6月.
二级引证文献17
-
1闫军,许晓曦,张海瑞.原料乳中特征病原菌的风险评估基础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8,29(4):299-302. 被引量:5
-
2高卫星.乳品供应链中原奶供应商管理问题研究[J].物流技术,2009,28(2):127-129. 被引量:8
-
3邹春雷,刘凤海,辛宝林.微生物风险评估的发展及其在乳品上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0,18(2):34-35.
-
4李海燕,郭平,占春瑞.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乳及乳制品中的呋喃苯烯酸钠残留[J].食品科学,2011,32(2):263-265. 被引量:1
-
5刘弘,顾其芳,吴春峰,袁微嘉,秦璐昕,邢之慧.生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半定量风险评估研究[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1,23(4):293-296. 被引量:30
-
6刘艳艳,卢士英,任洪林,崔成,盖冬雪,丁燕霞,柳增善,孟宪梅.鲜乳中常见污染细菌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乳品工业,2014,42(6):16-18. 被引量:1
-
7曹放,金礼吉,徐永平,李晓宇,曹振辉.噬菌体在乳制品加工过程中的应用与防治[J].中国乳品工业,2014,42(6):30-33. 被引量:3
-
8王钦博,杨焱,齐晓彦.桑黄乙醇提取物对乳制品有害菌的抑制作用[J].乳业科学与技术,2016,39(1):1-4. 被引量:6
-
9胡美忠,党丽娟,陆兆新.Lactobacillus plantarum 163产细菌素食品级培养基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J].食品科学,2016,37(15):165-170. 被引量:4
-
10蔡树东,赵维芯.乳制品中微生物污染及其防控措施研究[J].饮料工业,2017,20(2):71-73. 被引量:4
-
1刘贺生,何宝祥,王明艳,杨丰利,杜玉兰.南宁地区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现状分析[J].中国奶牛,2007(5):32-35. 被引量:7
-
2刘云红.关于口蹄疫的发病与防治[J].河北农业科技,2001(8):42-42.
-
3王贞虎.预报春天的土拨鼠[J].红领巾(萌芽),2013(1):38-39.
-
4乐宣.土拨鼠(12首)[J].长江文艺,2014(6):119-121.
-
5杨泽文.松鼠[J].野生动物,2005,26(5):8-8.
-
6营销寓言:营销是一种领悟[J].农化市场十日讯,2010(36):23-23.
-
7心中始终不忘“土拨鼠”[J].北方牧业,2014,0(22):3-3.
-
8张岚,张志新,杨雅琴,张波.仔猪腹泻的综合防制措施[J].新疆畜牧业,2008,23(3):27-29. 被引量:2
-
9林国梁.鸡马立克、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综合防制探讨[J].福建畜牧兽医,1998,20(5):12-12.
-
10夏咸柱.实验动物与人兽共患病[J].兽医导刊,2011(11):15-16.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