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确立“脑主神明”是藏象学说发展的必然——兼论藏象学说的利与弊
被引量:
9
Developing Trend of Doctrine of Viscera-State on Brain Control Mind and Spirit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阐述了藏象学说的科学性 ,指出了藏象学说的欠缺之处 ,认为确立和发展“脑主神明”说是正本清源 ,也是藏象学说发展的必然 ,阐明了在脑主神明基础上的脏腑关系 。
作者
周永红
王新陆
机构地区
山东中药大学
出处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35-38,共4页
Journal of Yun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脑主神明
藏象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
五行学说
分类号
R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39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139
1
滕立藩.
《内经》中情绪心理学说的探讨[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1(1):135-138.
被引量:1
2
杨湖.
七情致病特点初探[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S1):38-40.
被引量:8
3
李恩.
中医学发展的方法论与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定位——从“谁主神明”问题讨论引发的思考[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6):19-24.
被引量:3
4
区永欣,张小虎.
从神明的心脑之争思考中医理论的现状和前途[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1(5):332-335.
被引量:13
5
刘永明.
《黄庭内景经》的脑学说和心脑关系[J]
.宗教学研究,2005(1):11-14.
被引量:18
6
梅妍.
论武成教授心身疾病机制的三段论[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5,11(3):268-268.
被引量:10
7
黄一梅.
中医脑病治疗初探[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995,16(2):21-23.
被引量:2
8
黄跃东,李珀.
试论七情发生和脑主神明与抑郁症病机证治的关系[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5,12(3):39-41.
被引量:21
9
李冰,彭志国,王勉,颜芬.
新药心脑通胶囊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研究[J]
.中国热带医学,2005,5(7):1534-1535.
被引量:1
10
阳淼.
从《周易》“神”的观念看轴心期文明的转型[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4):9-1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9
1
于凌,李其忠.
藏象学说研究进展述评[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19(3):63-64.
被引量:3
2
谭璐璐,秦若飞,刘泰.
试论“脑主神明”理论在脑病诊治中的主导作用[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6):1360-1361.
被引量:1
3
郭春莉,付强,王新陆.
试论“胰与大肠相表里”[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19(5):510-511.
被引量:1
4
郭春莉,付强.
从“脑主神明”研究心身疾病[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4):478-479.
被引量:5
5
于晓强,李松梅.
中医“神”理论研究述评[J]
.辽宁中医杂志,2012,39(7):1246-1249.
被引量:3
6
索艳荣,李世君.
从情志致病上浅谈针刺治疗体会[J]
.陕西中医,2012,33(12):1695-1696.
被引量:1
7
梁海涛,和中浚.
中医形神观的概念及应用研究现状[J]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6(2):108-110.
被引量:2
8
张丰荣,黄海量,唐仕欢,周荣荣,李志勇.
脑-腑相关理论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2(5):54-58.
被引量:9
9
于小晶,程旺.
第二代认知科学视域下中医神明论新探[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47(10):1376-1382.
二级引证文献
25
1
展立芬,贺煜竣,姚雯,刘未艾.
基于肠道微生态探讨针灸调节肠道菌群防治晕动病的思路探析[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1,23(8):2955-2961.
被引量:4
2
吕玉萍,吕玉红,王文萍.
胰腺的中医归属[J]
.环球中医药,2008,1(4):11-13.
被引量:15
3
王耘,颜素容,乔延江.
基于三阴三阳系统的藏象思维模型[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2(3):152-155.
被引量:8
4
张丽萍(综述),武丽(综述),张伯礼(审校).
脑-脏整体调节在情志产生中的作用[J]
.医学综述,2009,15(15):2340-2342.
被引量:3
5
闫川慧,张俊龙,李东明,郭蕾.
藏象理论对证候标准制定的意义[J]
.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192-193.
6
阮静.
中医学理论在康复卒中单元中的运用[J]
.新中医,2014,46(6):247-249.
被引量:4
7
于惠青,于俊生.
“神精间病”初探[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8(4):306-308.
被引量:2
8
阮静.
卒中后情感障碍的中西医认识及其研究思路[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8(4):324-326.
被引量:2
9
金睿,李西云,郑成强,王觉,张虹.
针灸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9):2883-2885.
被引量:8
10
王省,陈洁.
帕金森病非单一辨病辨证理论和方法[J]
.中医杂志,2015,56(20):1734-1736.
被引量:4
1
张常青,陈有明.
《黄帝内经》七情学说初探[J]
.中医临床研究,2016,8(29):30-33.
被引量:3
2
刘清.
略论藏象与藏腑说之异同[J]
.甘肃中医,1997,10(2):1-2.
3
肖烈钢.
论藏象学说的科学内涵[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4,6(1):2-5.
被引量:2
4
潘文奎,熊韬.
论藏象学说融入现代医学的思路与方法[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10):18-21.
被引量:1
5
宋琳,朴钟源,谢宁.
从老年性痴呆的研究论“脑主神明”[J]
.天津中医药,2007,24(2):133-134.
被引量:6
6
杨杰.
论吴鞠通温病体质辨证思想[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5,38(6):113-114.
被引量:5
7
程昭寰.
论藏象学说的理论基础及实践价值[J]
.中医杂志,1997,38(3):136-140.
被引量:9
8
程昭寰.
论藏象学说形成的基本因素[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7,3(3):51-52.
被引量:1
9
东知多杰,多杰拉旦,赛桑杰,尼玛才让,才曾卓玛,马志良.
浅论藏药“玛诺系汤”系列方剂的发展现状[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5,21(5):45-46.
被引量:1
10
傅贞亮.
《黄帝内经》对阴阳学说发展的贡献[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28(1):1-4.
被引量:4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