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粮食经济》
2003年第9期9-13,共5页
China Grain Economy
参考文献6
-
1孙叶平.美国提升大豆产业竞争力研究及对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启示[J].农业与技术,2010,30(4):1-5. 被引量:5
-
2卢思慧,胡铁欢,曹金锋,张孟臣,徐泽茹,赵双进,高广居,吴凤训.河北省近年大豆生产形势分析及发展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3):360-364. 被引量:6
-
3于潇萌,刘爱民.我国大豆需求增长的主导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773-4775. 被引量:6
-
4曾昭海,褚庆全,赵晓萌,胡跃高,卢成,康玉凡.我国大豆产业发展趋势与对策[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5,7(6):43-48. 被引量:13
-
5周应恒,邹林刚.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战略的另一种选择——基于产品差别化的审视[J].农业经济问题,2005,26(9):42-46. 被引量:15
-
6陈智文.巴西大豆生产、贸易特征及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5,14(1):41-45.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40
-
1吴春明,陈君,蒋保健,李红星,顾玉云.农区畜禽规模化生产初探[J].中国禽业导刊,2004,21(13):14-14. 被引量:3
-
2陈应志.世界大豆生产和科研的进展(续一)[J].大豆通报,2005(1):26-30. 被引量:12
-
3章胜勇,李崇光.中国大豆的比较优势及中美大豆成本效益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5(1):18-26. 被引量:24
-
4何志鸿,郑福贵,王慧颖,李远明.国产大豆差距剖析与对策建议(Ⅰ)差距的剖析[J].大豆通报,2005(5):1-3. 被引量:3
-
5何志鸿,郑福贵,王慧颖,李远明.国产大豆差距剖析与对策建议(Ⅱ) 对策建议[J].大豆通报,2005(6):1-3. 被引量:1
-
6张照新.中国大豆生产与需求分析及展望[J].农业展望,2006,2(3):13-17. 被引量:9
-
7孙东升.世界大豆和豆油产业发展现状[J].农业展望,2006,2(7):33-36. 被引量:4
-
8汤松.我国大豆生产贸易概况与世界的比较及对策建议[J].中国农技推广,2006,22(7):4-6. 被引量:1
-
9刘恩岐.国内大豆加工产业在困境中如何寻求新的突破[J].粮油加工,2006(11):16-19. 被引量:1
-
10陈焱丽,王清连,石明旺,付远志,苑保军.大豆源·库·流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2251-2252. 被引量:7
共引文献44
-
1梁立宽.我国大豆进口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实施现状及评价——兼谈《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效果[J].中国商界,2010(1):364-365. 被引量:1
-
2于升云.对我国大豆产业市场经济运作实证的分析[J].大豆通报,2006(5):35-37. 被引量:3
-
3刘李峰,武拉平,刘庞芳.贸易自由化背景下中国植物油籽贸易的现状及前景[J].中国油脂,2006,31(10):14-17. 被引量:6
-
4周应恒,齐博.我国鲜花产业出口贸易发展评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22-25. 被引量:3
-
5张淑荣,李广,刘稳.我国大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与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5):10-15. 被引量:44
-
6雍太文,杨文钰,任万军,樊高琼,牟锦毅.发展套作大豆,促进四川大豆产业发展[J].作物杂志,2007(6):5-8. 被引量:28
-
7周宇.差别农产品生产与农民收入的提升——基于市场结构理论的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7(12):131-133.
-
8杨文钰,雍太文,任万军,樊高琼,牟锦毅,卢学兰.发展套作大豆,振兴大豆产业[J].大豆科学,2008,27(1):1-7. 被引量:185
-
9张光辉,崔瑞娟.我国大豆产业安全状况分析及对策[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2):38-45. 被引量:13
-
10杜先锋,周裔彬,李梅青,郭丽,张强,周启霞,金道柱.果蔬复合豆制品的标准化及产业化研究[J].农产品加工(下),2009(2):28-3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209
-
1吴子稳,田黎,傅为忠,袁建明.基于农产品供应链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研究[J].乡镇经济,2007,23(1):20-23. 被引量:16
-
2涂武斌,傅泽田,张领先,张小栓.跨国公司并购影响我国生鲜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机制初探[J].乡镇经济,2007,23(2):58-60. 被引量:6
-
3冷志杰.基于农产品供应链集成机制的大豆供应链集成对策研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6(4):481-488. 被引量:23
-
4柯炳生.我国棉花产业的风险困境与解决对策[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6(7):22-24. 被引量:2
-
5王欣兰,姜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农业产业安全问题及其保护对策[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3,15(3):122-124. 被引量:8
-
6李友华,毕家豪.拯救中国民族大豆产业的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2(6):5-11. 被引量:3
-
7邢凤兰,王清滨,王则臻,王丽艳,王文波.三羟甲基丙烷/环氧氯丙烷的合成及其光谱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0(1):8-10. 被引量:2
-
8范小建.中国农业政策研究要有新思路[J].农业经济问题,2004,25(8):11-12. 被引量:2
-
9吴春明,陈君,蒋保健,李红星,顾玉云.农区畜禽规模化生产初探[J].中国禽业导刊,2004,21(13):14-14. 被引量:3
-
10宋泓,柴瑜,张泰.市场开放、企业学习及适应能力和产业成长模式转型——中国汽车产业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4,20(8):61-74. 被引量:35
引证文献23
-
1陈智文.巴西大豆生产、贸易特征及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5,14(1):41-45. 被引量:10
-
2余建斌,乔娟,乔颖丽.进口冲击下的中国大豆产业发展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6(3):213-216. 被引量:19
-
3汤承超.中国大豆出口竞争力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6):1109-1111. 被引量:1
-
4周应恒,邹林刚.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战略的另一种选择——基于产品差别化的审视[J].农业经济问题,2005,26(9):42-46. 被引量:15
-
5曾昭海,褚庆全,赵晓萌,胡跃高,卢成,康玉凡.我国大豆产业发展趋势与对策[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5,7(6):43-48. 被引量:13
-
6陈复生,郑治,李里特,刘东亮,姚永志.大豆分离蛋白可降解材料抗水性的红外光谱法研究[J].食品科技,2006,31(9):60-62. 被引量:2
-
7薛恩玉,李文华,姜妍.黑龙江省大豆育成品种农艺性状演化趋势[J].大豆科学,2006,25(4):445-449. 被引量:14
-
8常清,王军.从大豆产业剧变看国际农产品产业重新分工[J].社会科学战线,2007(6):61-68. 被引量:15
-
9廖泽芳.我国大豆出口贸易的现状与对策[J].经济纵横,2007(12):25-26. 被引量:6
-
10张光辉,崔瑞娟.我国大豆产业安全状况分析及对策[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2):38-45.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134
-
1江小涓.China's long march toward greater openness[J].China Economist,2009,4(5):14-20. 被引量:1
-
2梁立宽.我国大豆进口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实施现状及评价——兼谈《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效果[J].中国商界,2010(1):364-365. 被引量:1
-
3余建斌,乔娟,乔颖丽.中国大豆国际贸易与国内市场价格关系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5,26(11):31-35. 被引量:19
-
4余建斌,乔娟,乔颖丽.中国大豆市场竞争性实证分析:1998~2004[J].中国农村经济,2006(2):27-34. 被引量:9
-
5余建斌,乔娟.贸易政策调整与中国大豆进口[J].新疆农垦经济,2006(5):35-39. 被引量:10
-
6于升云.对我国大豆产业市场经济运作实证的分析[J].大豆通报,2006(5):35-37. 被引量:3
-
7刘李峰,武拉平,刘庞芳.贸易自由化背景下中国植物油籽贸易的现状及前景[J].中国油脂,2006,31(10):14-17. 被引量:6
-
8周应恒,齐博.我国鲜花产业出口贸易发展评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22-25. 被引量:3
-
9杨娟,孙莹.中国大豆对外贸易竞争力分析及建议[J].科技与管理,2007,9(1):4-6. 被引量:4
-
10张淑荣,李广,刘稳.我国大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与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5):10-15. 被引量:44
-
1朱丕荣.中国农产品的对外贸易[J].世界农业,1993(10):55-56.
-
2牧信.2006-2007年度全球大豆产量将达创记录的2.22亿t[J].养猪,2006(5):63-63.
-
3中国大豆种植面积和总产已分别退居世界第四[J].吉林农业农村经济信息,2004(9):30-30.
-
4数字[J].黑龙江金融,2010(2):11-11.
-
52004年中国大豆产量预计增长6.7%[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30(6):53-53.
-
6邹宽生.江西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3):549-550.
-
7刘凯.对发展我省大豆生产的几点建议[J].吉林农业科学,2000,25(2):10-12.
-
8东北三省将增加大豆种植面积[J].饲料广角,2000(6):31-31.
-
9于霖.新编《工业统计学》净产值计算方法质疑[J].天津财经学院学报,1990(2):52-57.
-
102004/2005中国大豆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创历史最高[J].中国农村科技,2005(1):60-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