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俄罗斯缘何关注朝鲜半岛局势
被引量:
2
Why Russia Cares about the Situation on Korea Peninsula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分析了俄罗斯关注朝鲜半岛局势的四个方面的原因 :俄罗斯与朝鲜半岛两国有良好的外交关系 ,在朝鲜半岛有重要经济利益 。
作者
王兵银
机构地区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出处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1-15,共5页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sia-Pacific Studies
关键词
俄罗斯
朝鲜半岛
地缘政治利益
经济利益
外交关系
国内经济建设
周边环境
分类号
D851.2 [政治法律—外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
1
种昕.
2000年:朝鲜的“外交年”[J]
.国际资料信息,2001(1):5-7.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2
1
江慧.
夹缝中求生存——21世纪朝鲜外交政策新特点分析[J]
.新余高专学报,2008,13(4):19-21.
2
王兵银.
中俄在朝鲜半岛的利益与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J]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03(4):69-7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0
1
巴殿君,满海峰.
论东北亚安全机制的建立[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101-105.
被引量:1
2
朴光姬.
中国与朝鲜经贸关系转型中的困境及对策[J]
.东北亚论坛,2012,21(3):44-53.
被引量:8
3
张利军.
析冷战后日蒙关系的重新定位及其走向[J]
.国际政治研究,1996,17(3):34-37.
被引量:2
4
李云龙.
关于建立东北亚安全机制的几个问题[J]
.新远见,2009(3):74-81.
被引量:2
5
石源华.
“六方会谈”机制化:东北亚安全合作的努力方向[J]
.国际观察,2005(2):15-20.
被引量:19
6
魏玲.
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建设——以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为例[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6,23(1):44-50.
被引量:8
7
侯红育.
建立东北亚安全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
.当代世界,2006(4):27-29.
被引量:7
8
王高峰.
东北亚安全合作的困难与前景分析[J]
.亚非纵横,2006(1):11-15.
被引量:2
9
倪霞韵.
美国构建东北亚安全机制的设想[J]
.国际资料信息,2006(4):9-15.
被引量:6
10
赵跃钦,谢剑南.
浅议朝核问题与东北亚多边安全合作机制[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6):13-1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王俊生.
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进展与出路[J]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集刊,2015(1):155-180.
2
盛海燕.
俄罗斯在朝鲜核危机中的利益、立场与作用[J]
.韩国研究论丛,2007(1):52-6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贾美超.
关键第三方:朝核危机管理中第三方参与的新发展[J]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20,22(4):61-67.
1
王兵银.
中俄在朝鲜半岛的利益与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J]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03(4):69-74.
被引量:1
2
刘赞.
科学发展与广东区域协调发展[J]
.法制与社会,2008(24):290-291.
被引量:1
3
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课题组,李吟.
对“韬光养晦 有所作为”战略思想的再思考[J]
.中国领导科学,2017,0(2):6-10.
被引量:1
4
王晓慧.
浅析当前农民群体犯罪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及对策[J]
.大观周刊,2012(41):92-92.
5
谢贵平.
邓小平新时期外交思想[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77-79.
6
李习文,许洋.
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渐行渐远的“小伙伴”[J]
.法制与社会,2008(25).
7
杨恕,后俊.
德国的中亚政策[J]
.德国研究,2012,27(1):42-51.
被引量:3
8
何忠,刘东岳.
上海合作组织:俄罗斯的战略选择[J]
.当代世界,2007(3):23-25.
9
本刊特稿:学习党的十五大报告30题[J]
.学理论,1997(10):34-48.
10
张海宁.
论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理论创新与重大意义[J]
.青年时代,2015,0(17):69-69.
当代亚太
2003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