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注学生的主体需要 构建主体性德育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传统德育对受教育者主体需要的忽视是德育失效的最主要原因。高校德育必须立足于“为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发展需要,构建一种主体性德育模式。
作者
李琴
机构地区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美术系
出处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18-120,共3页
Journal of Huaibei Coal Industry Teachers' Colleg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学生主体需要
主体性德育
高校
德育模式
德育观念
心理需要
德育方法
创新
德育内容
道德能力
大学生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51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60.274.
2
杨叔子.
是“育人” 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J]
.高等教育研究,2001,22(2):7-10.
被引量:450
3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248.
4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人民出版社,1980.285.
5
[2]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共引文献
451
1
卢浩宇,刘宇.
突发公共事件下高校人文教育的逻辑机理与实践路向[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34):1-1.
2
倪雄飞.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推进路径研究[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4):12-16.
被引量:1
3
刘献君.
文化素质教育的辛勤开拓者——深切怀念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院士[J]
.高等教育研究,2022,43(12):1-6.
4
高志冲.
是'育人'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J]
.区域治理,2018,0(32):123-123.
5
孙夏夏.
工科学生人文素养提升中影视鉴赏课程的应用[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7):57-58.
6
张春荣,田瑞兰.
人文关怀:增强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关键[J]
.中国成人教育,2007(22):47-48.
被引量:9
7
陈得媛.
全人教育理念下大学图书馆的角色转换和功能拓展[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4(S1):22-24.
被引量:5
8
储光存.
高职教育片面重视技能培养的原因及其弊端分析[J]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7(z1):76-77.
被引量:1
9
孙广玉.
关于高校德育实效问题的探讨[J]
.党史文苑,2004(4):108-110.
10
刘兴旺,.
学校德育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03-10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4
1
周烁,庄兴忠.
构建高校主体性德育模式的思考[J]
.理工高教研究,2003,22(2):55-57.
被引量:4
2
周仁准,张平波.
对主体性德育与灌输问题的思考[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3):140-141.
被引量:1
3
罗美华,戚明钧.
论高校主体性德育目标的价值取向[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7):39-41.
被引量:3
4
卢勃.
德育过程主客体关系探讨——兼谈主体性德育问题[J]
.思想教育研究,2000(4):20-22.
被引量:7
5
罗美华,戚明钧.
论高校主体性德育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的改革[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7(1):87-91.
被引量:6
6
张书祥.
辅导员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医学教育探索,2005,4(3):173-175.
被引量:21
7
彭忠信,刘放鸣.
论高校主体性德育课程模式的构建[J]
.长沙大学学报,2006,20(3):119-121.
被引量:4
8
李爱君,段国华.
主体性德育浅析[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3):99-103.
被引量:5
9
王洪席,郝德永.
主体性道德教育:意蕴与路径[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5(5):81-83.
被引量:6
10
王崎峰.
试析主体性德育及其教育模式[J]
.天中学刊,2007,22(3):125-12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吴莉,张忠华.
对我国主体性德育理论研究的反思[J]
.湖北社会科学,2010(6):178-181.
被引量:7
2
曾裕华.
高校辅导员应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健康成长[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7):27-2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罗晓红,孙鸣.
高校道德教育的关键:培育学生的道德主体性[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0,18(6):90-92.
2
姜玲玲.
主体性德育是培养个体道德的必然选择——基于自组织理论的视角[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4):92-97.
3
孙玉姣.
论主体性德育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6):54-55.
4
罗芽松.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观照下的大学生模块式思想教育[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1):32-34.
被引量:3
5
皮淑玲.
对“规范化”德育教学的思考[J]
.科学咨询,2013(45):63-64.
6
余炎英.
浅析高校辅导员如何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网络[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6(4):42-44.
7
马亚静.
论主体性德育[J]
.中国电力教育,2002(1):32-36.
被引量:11
8
李楠.
信息化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0(35):44-45.
9
曹红梅.
大学生道德教育主体性模式构建[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6,0(8):20-22.
被引量:2
10
王亚晶.
主体德育范式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协同机制构建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2020,0(2):50-55.
1
杨庆生,邢辉.
德育工作的哲学思考[J]
.山西教育(管理版),1995(Z1):8-8.
2
赵厚苹.
浅谈小学生作文评价的有效性[J]
.赤峰学院学报(作文教学研究),2013(2):80-81.
3
张强.
一段祷告词的“穿透力”[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12):35-36.
4
桂良金.
一堂小组合作形式的诗歌品读课[J]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9(6):92-92.
5
尤晓岚.
打造绿色课堂 关注生命成长[J]
.现代教学,2009(9):15-16.
6
徐昌军.
高校德育人本化必须实现三个转变[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3(2):101-103.
被引量:3
7
唐彰新.
方法优化与创新,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J]
.消费导刊,2007,0(6):181-182.
被引量:1
8
杨旺红.
创新思路 求真务实——做好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实践思考[J]
.甘肃教育,2016(9):23-23.
9
李琴.
德育应关注学生的主体发展需要[J]
.中国高教研究,2005(1):81-81.
被引量:2
10
王芳.
从形似到神形合一——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探析[J]
.新课程学习(中),2010(11):170-170.
被引量:2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