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路与选择——MPA在中国
出处
《湖湘论坛》
2003年第4期80-81,共2页
Huxiang Forum
二级参考文献12
-
1季明明.当代公共行政改革实践与公共管理学科的崛起[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1999(3):5-10. 被引量:30
-
2季明明.国外MPA教育特点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3):68-73. 被引量:7
-
3王绍光.多元与统一[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
4娄威武.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东北大学学报,2000,:1-1.
-
5郑文范 钱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办学特点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2000,:4-4.
-
6杨光平.21世纪管理理论发展的新趋势[J].经济学动态,1997(10):49-51. 被引量:10
-
7席酉民.21世纪的管理与管理研究[J].中国软科学,1997(12):111-119. 被引量:34
-
8成思危.中国管理科学的学科结构与发展重点选择[J].管理科学学报,2000,3(1):1-6. 被引量:83
-
9张康之.追踪管理国际化的趋势[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6(1):15-18. 被引量:1
-
10王留栓.日本大学国际化述评[J].江苏高教,2001(1):112-115. 被引量:5
共引文献17
-
1沈勇,程文浩.中国MPA教育:十年总结与未来展望[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0(3):59-65. 被引量:18
-
2周超.哈佛MPA教育模式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论丛,2008(12):75-79. 被引量:2
-
3金国坤.论依法行政的组织环境[J].行政法学研究,2002(4):21-26.
-
4沈勇,王有强.国外公共管理实践教育:模式、特点及借鉴[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4):72-76. 被引量:21
-
5广适性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与学习力研究课题组.构建广适性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89-91.
-
6周定财.公共行政人力资源开发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J].前沿,2009(7):8-11. 被引量:1
-
7郝翔宇.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课程设置对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启示[J].文教资料,2009(35):111-112. 被引量:2
-
8陈辉,张磊.案例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定位[J].中国轻工教育,2010,13(1):84-86. 被引量:5
-
9乐章,吴苗苗,许汉石.专业学位改革中MPA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出路[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8(2):155-157. 被引量:3
-
10李忠东.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服务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625-17627. 被引量:6
-
1陈潭.MPA教育在中国:出路与选择[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3(10):28-31. 被引量:4
-
2樊明武.论MPA教育国际化[J].中国行政管理,2001(10):10-12. 被引量:5
-
3JIN LIQIN.Raba Master Discusses Raba[J].China's Tibet,1996,7(1):33-35.
-
4王学军.新时期公共管理者的角色定位[J].党政论坛,2005(3):26-27. 被引量:1
-
5严羽.“二政府”,你的权力哪里来?[J].人大建设,2003(12):24-25.
-
6陈爱红,白文杰.武汉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的特点[J].领导科学论坛,2015(24):61-62.
-
7刘钢柱.新时期扶贫开发的着力点[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1):82-83. 被引量:1
-
8张毅军.正确认识基层检察文化建设[J].人民检察,2013(10):75-76. 被引量:1
-
9刘璨.论我国刑罚目的的建构[J].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2):372-372. 被引量:1
-
10夏书章.从加入WTO看引进MPA[J].中国行政管理,2002(1):10-11.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