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后现代视野中的高等教育 被引量:30

A Post-modern Perspective of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后现代已经走向式微 ,但后现代的精神气质却发生着久远的影响。“后现代”是在对“现代化”的批判和否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景观包括 :否定和怀疑的理论本性、非中心化的解构策略、多元化的思维风格、富有建设性的创造精神、寄予关爱的全球视野。后现代观照下的高等教育有如下特点 :打破叙事范式 ,奉行实用的知识观 ;反对理性教育 ,追求多元的目的观 ;活化静态课程 ,倡导对话的教学观 ;立足本土文化 ,面向全球的发展观。 While the trend of post modernism is declining, the spirit of the post modern trend is exerting far reaching influences. The authors first make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background of the post modern trend of thought and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post modernism. On the basis of the introduction, in depth considerations are expressed about the outlooks on knowledge, objectives, teaching, curriculum and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出处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8-72,共5页 Educational Research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后现代主义 创造精神 理性教育 本土文化 post modern post modernism higher educ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42、143.
  • 2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4、20.
  • 3F·费雷.宗教世界的形成与后现代科学[A].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121.
  • 4利奥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A].王岳川尚水.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87.
  • 5王岳川.后现代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72.
  • 6R·罗蒂.哲学与自然之镜[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415~416.
  • 7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3.
  • 8陈昌贵.国际合作:高等学校的第四职能——兼论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J].高等教育研究,1998,19(5):11-15. 被引量:128
  • 9余凯,徐辉.后现代主义与当代教育思潮引论[J].比较教育研究,1997(6):10-14. 被引量:64
  • 10Daniel Bell :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 A Venture in Social Forecasting, Basic-Books. New York. 1973.

二级参考文献4

共引文献240

同被引文献179

引证文献30

二级引证文献18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