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突出“三贴近” 更好地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强调"三贴近",目的是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党报长期以来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强调指导性,忽视可读性;强调权威性,忽视贴近性,因而实际上削弱了党报的权威性和指导性问题.近一年来,<深圳特区报>针对这个突出问题,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实践.
作者
黄扬略
机构地区
深圳报业集团
出处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28-31,共4页
Chinese Journalist
关键词
党报
新闻报道
《深圳特区报》
“三贴近”原则
政务报道
舆论引导
读者参与
报纸格调
分类号
G216 [文化科学—新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89
1
吴飞.
足协的“封杀令”与媒体的采访权[J]
.当代传播,2004(2):65-66.
被引量:6
2
喻国明.
保障人民的知情权是建构国家信息安全体制的根本原则——从“非典型肺炎”风波所想到的[J]
.新闻实践,2003(6):27-28.
被引量:2
3
薛洪.
报纸参与投资的“三个环节”[J]
.新闻界,2002(6):26-27.
被引量:1
4
赵维.
隐私,这道甜点——媒介形象与媒介策略札记[J]
.书屋,2004(1):35-41.
被引量:4
5
陈力丹.
采访权是公民言论自由权的延伸[J]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4(3):29-30.
被引量:12
6
李佳佳.
沈从文与《大公报·文艺副刊》[J]
.新闻大学,2004(80):37-40.
被引量:3
7
郑德金.
瞿秋白在《红色中华》报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J]
.新闻大学,2004(80):41-44.
被引量:9
8
张卫华,张志安.
关于组建区域性报业集团的构想[J]
.新闻大学,2004(80):65-68.
被引量:3
9
赵德润.
典型宣传的改进与创新[J]
.新闻战线,2004(7):24-26.
被引量:6
10
宋玉书.
又见新绿上枝头——先进人物报道的时代特色[J]
.新闻战线,2004(7):31-3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吴飞,白林,鲍璐茜,刘佳,陈珂,李佳颖.
2002-2004年新闻学研究综述(下)[J]
.当代传播,2005(4):12-1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陈力丹.
论我国舆论监督的性质[J]
.新闻知识,2003(11):18-19.
被引量:22
1
高胜堃.
突出“三贴近”以老百姓的视角写新闻[J]
.活力,2011(21):57-57.
2
李颖科.
文化品位与报纸格调——以《西安日报》《西安晚报》为例[J]
.今传媒,2009,17(12):59-60.
3
徐乘.
报纸的报格[J]
.新闻知识,1989(5):15-15.
4
相金科.
突出“三贴近”为对外宣传河北作出更大贡献[J]
.河北广播,2007(5):26-27.
5
周胜兵.
围绕“三性”,突出“三贴近”[J]
.中国地市报人,2004(6):12-13.
6
唐守业.
浅谈文化生活类报纸的格调和品位[J]
.新闻记者,1999(6):57-58.
7
刘文泉.
抓市场更要讲立场——从《荆门晚报》看媒体的社会责任感[J]
.中国地市报人,2005(11):18-19.
8
谭利平.
民族地区报纸副刊地方特色初探[J]
.新疆新闻界,1991(2):34-35.
9
周林红.
论副刊编辑的精品意识[J]
.传媒评论,2017,0(3):87-88.
10
陈松柏.
编辑的牺牲精神──马克思、恩格斯编辑思想精华论[J]
.娄底师专学报,1999(3):107-110.
中国记者
2003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