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7期46-46,共1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16
-
1广西电视大学课题组.中外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续)[J].中国青年研究,2004(8):51-66. 被引量:3
-
2张人骧.美国怎样培养创新人才[J].发明与创新(大科技),2004(11):34-35. 被引量:1
-
3何慧星.美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给我们的启示[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1):60-65. 被引量:6
-
4王云江.人文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相互渗透[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1):65-67. 被引量:5
-
5雷朝滋.开创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新模式——对教育部广东省联合推动产学研结合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6(23):14-17. 被引量:20
-
6钟启录.现代教育论发展(第二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10..
-
7高春梅.关于增强创造教育的思索[J].中国高等教育,2000(15):27-28. 被引量:7
-
8牛淑卿.关于培养创新人才的探讨[J].张家口农专学报,2001,17(3):50-52. 被引量:3
-
9王前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3,24(10):20-22. 被引量:218
-
10杨敏文,乐翠娣.论课程的分化与综合[J].职业技术教育,2003,24(10):40-4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5
-
1卜云峰,侯志伟.本科机械工程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8(3):31-32. 被引量:16
-
2夏元友,朱勇,白哲,郑筱彦,董华容.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理工高教研究,2004,23(3):78-79. 被引量:7
-
3熊子仙.植物学中的探究式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5(2):70-72. 被引量:4
-
4闫彦宁,王欣淼,王中立,孙增鑫.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中的活动分析及其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5,9(25):180-181. 被引量:2
-
5王云江.开发综合性课程实现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渗透[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1):65-66.
二级引证文献29
-
1李雯.研究生教育、培养与管理的新模式探索[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5,27(3):237-239. 被引量:5
-
2王晓峰,王业.高校研究生团建工作模式构建[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246-247. 被引量:5
-
3周乃君,裴海灵.从发达国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看我国的研究生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29(2):24-26. 被引量:11
-
4徐翠华,葛志芹.当前研究生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高教,2006(6):99-101. 被引量:12
-
5刘鹏,陈少贞,江沁,黄东锋,丁建新,张保锋.基于动作分析的强化性分离运动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6):521-523. 被引量:12
-
6侯志伟,卜云峰.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8(12):84-85. 被引量:4
-
7黄世霞,袁艺,刘学诗,王海燕,丁洲.完全学分制下提高植物学教学效果的探讨[J].山西农业科学,2008,36(12):130-131. 被引量:6
-
8蒋克荣,许泽银,姜海.加强《数控技术》课程改革 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J].科技信息,2009(15):152-152. 被引量:2
-
9许兆美.应用型本科机械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09,6(34):232-232.
-
10左晓明,许兆美.“数字化制造技术”应用型人才创新实验区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2):191-192.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