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温度、节位和BA对蝴蝶兰花茎腋芽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12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Nodal Position and BA on Growth of Axillary Buds in Phalaenopsis Amabili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蝴蝶兰腋芽进行试管培养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高温有利于形成营养枝 ,低温有利于形成花枝。高节位腋芽不易萌发 ,倾向休眠。从 0到 5mg/kg(毫克 /公斤 )浓度范围内 ,较高温度下 ,高浓度BA有利于腋芽萌发成营养枝。
作者
刘林
李淑兰
机构地区
临沂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
出处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0-51,共2页
Northern Horticulture
关键词
温度
节位
BA
蝴蝶兰
花茎
腋芽
生长
分类号
S681.9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85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77
同被引文献
185
1
刘翠兰,王小芳,李双云,王开芳,杜华兵.
蝴蝶兰花梗芽的组织培养[J]
.山东林业科技,2004,34(4):37-37.
被引量:11
2
张启香,方炎明,张晓平.
蝴蝶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4,13(3):38-40.
被引量:37
3
徐晓薇,林绍生,姚丽娟,陈中林,游聚斌.
蝴蝶兰种胚萌发影响因素的研究[J]
.浙江农业学报,2004,16(4):202-205.
被引量:11
4
张伟,曾伏虎,张苏锋.
蝴蝶兰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7(3):335-337.
被引量:15
5
顾伟民,曹春英,丁世民,宁红光,张志佳.
蝴蝶兰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J]
.山东林业科技,2004,34(5):12-13.
被引量:20
6
姚丽娟,徐晓薇,林绍生,游聚斌,陈中林.
蝴蝶兰原球茎增殖分化影响因子探讨[J]
.亚热带植物科学,2004,33(3):42-44.
被引量:18
7
王芳,文峰,武斌,田玉秀,丁艳红.
激素对蝴蝶兰快速繁殖的影响[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3,26(4):68-71.
被引量:13
8
梁宏伟,王锋祥.
蝴蝶兰瓶播培养小试验[J]
.生物学通报,2004,39(10):57-57.
被引量:7
9
刘晓青,周建涛,王燕敏.
高档盆栽兰花春石斛栽培管理技术[J]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5):1093-1094.
被引量:12
10
伍成厚,卞阿娜,梁承邺,叶秀.
蝴蝶兰花梗培养的研究[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7(3):70-73.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12
1
魏琪,李凤兰,胡国富,胡宝忠.
蝴蝶兰快速繁殖研究进展[J]
.园艺学报,2006,33(4):915-920.
被引量:37
2
李娜.
蝴蝶兰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进展[J]
.广东农业科学,2007,34(11):44-46.
被引量:10
3
刘航空,禹婷,丁勤,张静.
影响蝴蝶兰花梗芽增殖率因素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29-530.
被引量:3
4
张玉,李灵,张廷枋,杨际信.
环境因子影响兰花生长机理的研究进展[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2(1):88-93.
被引量:3
5
张东旭,张洁,张学兵,董国兴.
蝴蝶兰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5):191-193.
被引量:4
6
俞继英,郑勇平,王春,范文锋.
蝴蝶兰无菌播种与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
.林业科技开发,2010,24(3):5-10.
被引量:2
7
柳丽,赵辉.
蝴蝶兰的组织培养研究[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14(5):91-93.
8
杨善云.
蝴蝶兰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J]
.园艺与种苗,2012,32(9):59-61.
被引量:8
9
王玲,陈发棣,陈凤,涂小云.
蝴蝶兰花梗芽的初代诱导[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2):68-71.
被引量:3
10
王玲,陈发棣,陈凤,涂小云.
不同细胞分裂素及使用浓度对蝴蝶兰花梗芽增殖生长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2):49-51.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77
1
谢启鑫,黄虹,孙芳芳,宋小民,黄冬华,李宝光.
蝴蝶兰花梗诱导培养优化技术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3):32-33.
被引量:3
2
曾德华,郁培义,陈伟玉,孙洁,何书奋.
“满天红”蝴蝶兰花梗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
.热带林业,2014,42(1):46-49.
被引量:9
3
崔广荣,侯喜林,张子学,张从宇,胡能兵,刘跃成.
蝴蝶兰叶片离体培养胚状体的发生及组织学观察[J]
.园艺学报,2007,34(2):431-436.
被引量:38
4
赵谦,庄东红,杜虹,谢启鑫.
ISSR在蝴蝶兰亲缘关系分析中的初步应用[J]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2(4):66-70.
被引量:12
5
徐文华.
蝴蝶兰增殖的液体培养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2007,4(4):71-72.
6
陈尚平,汤久顺,何小弟,苏家乐.
蝴蝶兰类原球茎分化苗生根培养基的筛选[J]
.江苏农业科学,2008,36(4):154-155.
被引量:5
7
李娜.
东北地区蝴蝶兰日光温室栽培技术[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8,26(5):504-506.
8
乔永旭,张永平,王桂兰,陈超,王燕.
蝴蝶兰原生质体提取方法的优化[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8,44(6):1177-1180.
被引量:10
9
曹君迈,郑学平,陈彦云,谷静.
生长素对分枝型蝴蝶兰种子胚离体培养的影响[J]
.种子,2009,28(1):112-114.
被引量:3
10
李娜.
东北地区蝴蝶兰日光温室栽培技术[J]
.北方园艺,2009(2):155-157.
被引量:2
1
汪炳良,房婷婷,叶红霞,石瑜.
栽培方式对哈密瓜光合速率和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2014,26(4):896-899.
被引量:8
2
于娟.
MAKAPNO胚萌芽率达100%[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1,0(4):28-28.
3
柳建军,于洪欣,王琳,于彦丽.
芦荟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的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2003,35(6):19-19.
被引量:2
4
J.Kawano,毛光辉.
日本片形吸虫囊蚴的试管培养[J]
.国外兽医学(畜禽疾病),1991,12(1):40-40.
5
曲芳,邵敏.
芦荟的组织培养试验报告[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3(1):24-25.
被引量:1
6
张军云,王文智,李恒.
金雀花的茎段培养及繁殖试验初报[J]
.云南农业科技,2008(1):33-34.
被引量:2
7
兰彦平,顾万春,周连第,李淑英,曹庆昌.
培养基酸度对皂荚茎段试管培养生长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6):89-90.
8
李宗仁,唐蓉,司剑华.
不同外植体对香石竹试管培养中芽形成的影响[J]
.北方园艺,2004(5):66-67.
被引量:4
9
晁无疾,王铮.
葡萄品种高节位花芽分化观察研究[J]
.中国果树,2002(2):23-25.
被引量:11
10
晁无疾,王铮,周敏,余念.
葡萄栽培品种花芽高节位分化观察研究[J]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2(1):18-21.
被引量:6
北方园艺
2003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