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密级配粗型沥青混凝土生产配合比设计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密级配粗型沥青混凝土在高速公路建设具有重要的用途,为了保障公路建设质量,需要对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设计,保证沥青混凝土的质量满足公路工程建设质量。本文对于密级配粗型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以及生产配合比的试验阶段进行阐述,保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有效性。
作者
陈兆军
机构地区
江苏全泰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出处
《四川水泥》
2014年第12期22-22,共1页
Sichuan Cement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
生产配合比
设计
分类号
TU528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冯仲伟,李化建,李林香.
混凝土材料耐久性能的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研究[J]
.铁道建筑,2010,50(10):126-129.
被引量:12
2
蒋宗全,杨忠,郭晓安,刘士城,王文云.
活性粉末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及生产工艺[J]
.铁道建筑,2010,50(7):142-144.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9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科技基[2006] 129号客运专线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材料人行道挡板、盖板暂行技术条件[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2
贼乡建设环境保护部.GBJ82-85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85.
3
杨全兵,黄土元.对混凝土结构抗冻融及盐冻侵蚀耐久性设计的建议[C]//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30-142.
4
American Society of Testing and Materials. ASTMC 1202-97 Standard Method of Test for Electrical Indication of Concrete's Ability to Resist Chloride Ion Penetration [S]. PA: West Conshohocken, 1997.
5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标准.CCES01-2004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6
赵年全.
矿物掺合料对高性能混凝土力学和耐久性的影响分析[J]
.铁道建筑,2010,50(4):101-104.
被引量:19
7
吴学礼,杨全兵,朱蓓蓉,黄士元.
混凝土抗冻性的评估[J]
.混凝土,1999(6):9-12.
被引量:22
8
吴炎海,何雁斌.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200)的配制试验研究[J]
.中国公路学报,2003,16(4):44-49.
被引量:77
9
封孝信,李秀娟.
抗硫酸盐侵蚀测试方法评述[J]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4,26(2):92-94.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22
1
涂先行.
活性粉末混凝土节段胶拼箱梁试验研究[J]
.铁道建筑技术,2019(S01):1-4.
被引量:2
2
石磊.
RPC130活性粉末混凝土在石武客专铁路工程盖板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
.铁道建筑,2011,51(5):134-135.
被引量:14
3
王克文.
大西客运专线活性粉末混凝土(RPC130)配制试验研究[J]
.铁道标准设计,2011,31(B12):117-118.
被引量:1
4
宋日英,南东梅,陈宇.
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的原材料与配合比选择[J]
.铁道建筑,2012,52(4):142-144.
被引量:3
5
李化建,谢永江,易忠来,谭盐宾.
氯盐环境下铁路混凝土配合比参数的研究[J]
.铁道学报,2012,34(9):111-116.
被引量:8
6
张亮,严建军,李响.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研究综述[J]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2013,27(1):294-297.
被引量:21
7
王月,安明喆,余自若,王华,苏建杰.
活性粉末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现状综述[J]
.混凝土,2013(8):12-16.
被引量:20
8
黄会明.
矿粉和粉煤灰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J]
.混凝土世界,2014(5):62-66.
被引量:6
9
魏宏云,周卫峰,李源渊.
掺加矿粉和粉煤灰的混凝土渗透性能分析[J]
.公路工程,2015,40(5):150-154.
被引量:12
10
卜仁杰,方泉炯,王同双.
混凝土耐久性评价指标研究[J]
.四川水泥,2016(7):329-329.
1
乔红军,时林甫.
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J]
.山西建筑,2006,32(12):225-226.
2
孙虎.
浅谈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及防治[J]
.山西建筑,2006,32(1):185-186.
被引量:5
3
李青川,陈洪韬,陈向荣,梁景怀,黄崇奕.
CTF混凝土增效剂对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影响[J]
.商品混凝土,2011(3):37-39.
被引量:11
4
霍立会.
怎样提高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产品质量[J]
.交通世界,2009(13):174-175.
被引量:1
5
徐光龙,蒋玲.
混凝土配合比Excel设计和施工中的控制[J]
.山西建筑,2010,36(30):169-170.
6
吴长毅.
浅析混凝土质量控制[J]
.天津科技,2008,35(6):17-18.
被引量:1
7
赵丽娟.
密级配粗型沥青混凝土生产配合比设计研究[J]
.山西建筑,2013,39(6):90-92.
被引量:2
8
范洪强.
粉煤灰加气混凝土50次抗冻性的试验[J]
.加气混凝土,2008(4):19-19.
9
罗永会,王庆华,金树新.
石屑在密级配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J]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4,17(1):89-92.
被引量:1
10
李京霖.
浅谈如何调整沥青混凝土的生产配合比级配[J]
.赤子,2014(7):332-332.
四川水泥
2014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