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高校虚拟社区自组织特性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高校虚拟社区是在没有外界干预下自在、自主存在且具有组织特征的系统.它的本质是自组织的。高校虚拟社区的自组织表现为。具备耗散结构的一般条件.主体道德的自律,演化中呈现出自组织特征。这样解读高校虚拟社区的存在样式。对于客观、系统地认识与其相应的各种特性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
李洪波
机构地区
哈尔滨工程大学
出处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07年第4期175-177,共3页
基金
2006年度黑龙江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项目号:06c003
关键词
高校虚拟社区
自组织
耗散结构
特性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2
1
张景春.
论“网络世界”的伦理构建[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7):100-103.
被引量:10
2
[美]约翰·布里格斯(JohnBriggs),[英]F·戴维·皮特(F.DavidPeat)著,陈忠,金纬译.混沌七鉴[M].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1
二级参考文献
4
1
唐一之 李伦.网络生态危机与网络生态伦理初探[J].伦理学,2001,(4):83-87.
2
冯鹏志.
“数字化乐园”中的“阴影”:网络社会问题的面相与特征[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21(5):35-44.
被引量:52
3
刁生富.
在虚拟与现实之间——论网络空间社会问题的道德控制[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23(6):1-7.
被引量:24
4
宋吉鑫.
网络技术的伦理建构[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3):163-165.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10
1
张丹丹.
21世纪以来国内网络伦理研究现状与评述[J]
.法制与社会,2006(19):203-204.
被引量:5
2
武艳君,刘丽晶.
论虚拟社区的自组织现象[J]
.系统科学学报,2007,15(1):53-58.
被引量:16
3
杨云峰.
论高校网络素养培育[J]
.宁夏社会科学,2007(3):157-160.
被引量:28
4
刘传志,郝建敏,刘承业.
浅析网络技术价值和技术伦理[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4):35-36.
被引量:1
5
刘琅琅.
网络伦理建构的信息传播基础[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2):73-77.
被引量:2
6
贾仕林.
“95后”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15(20):38-40.
被引量:12
7
潘静,马洪涛.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网络伦理构建的意义[J]
.才智,2010,0(21):214-215.
8
陈志权.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变”与“不变”[J]
.理论导刊,2016(11):102-104.
被引量:2
9
杨雪.
教师专业伦理守则比较分析[J]
.中国电力教育,2008(S2):222-223.
被引量:3
10
王卓,汪勇,侯学良.
基于耗散理论的技术创新管理[J]
.中国证券期货,2013,16(8X):82-83.
同被引文献
17
1
王冬梅,王基一.
虚拟学习社区自组织治理初探[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22(5):32-33.
被引量:1
2
孙旭,程学竹.
网络学习社区的自组织形态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06(12):44-47.
被引量:21
3
武艳君,刘丽晶.
论虚拟社区的自组织现象[J]
.系统科学学报,2007,15(1):53-58.
被引量:16
4
董悦,李凌云,唐洁秋.
青年自组织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
.中国青年研究,2008(3):5-12.
被引量:44
5
韩德强.
浅论青年自组织的兴起、特征及对策[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0(2):29-31.
被引量:24
6
李勃.
当代青年网络学习的自组织特征[J]
.中国青年研究,2008(4):83-86.
被引量:11
7
孙佳音,高献忠.
虚拟社区的自组织特征及其规则生成问题[J]
.学术交流,2008(7):143-146.
被引量:12
8
陆平.
我国青年自组织的现状调研[J]
.理论前沿,2008(24):45-46.
被引量:20
9
高永良.
高校青年自组织发展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2010(5):44-46.
被引量:31
10
金武州.
高校青年自组织的发展状况调查与研究——以浙江海洋学院为例[J]
.高等农业教育,2010(4):83-85.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
1
楼威.
浙江省独立学院青年自组织管理探析[J]
.黑龙江史志,2011(1):62-64.
被引量:1
2
黄伟.
教师网络学习社区的被组织和自组织[J]
.中国远程教育,2011(1):63-66.
被引量:11
3
杨双,陈柏材.
大学生自组织发展引导研究[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30(5):116-119.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王根顺,吴长城.
网络学习社区的自组织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11,32(10):35-39.
被引量:14
2
张杰,张娅萍.
基础教育阶段青少年自组织管理研究[J]
.中国科技纵横,2012(3):107-107.
3
谢德银,黄琳娜.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J]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28(1):116-119.
被引量:1
4
宋金华,金亮.
移动学习研究综述——兼谈移动学习系统研究路线的设计[J]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3(3):102-107.
被引量:4
5
阙澄宇,邓康桥.
基于系统自组织控制的高校网络教育管理模式探索——东财网院管理模式案例研究[J]
.中国远程教育,2013(5):71-77.
被引量:7
6
刘彩祥,邵明亮.
借用学习分析提高教师网络学习效益[J]
.人民教育,2015(10):55-57.
7
孟召坤,兰国帅,徐梅丹,张一春.
基于QQ群的教师学习共同体运行现状研究[J]
.开放教育研究,2015,21(5):101-111.
被引量:20
8
窦燕芳,王蕊.
虚拟学习社区中“被组织”与“自组织”的关系探究[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2):27-29.
被引量:1
9
邱均平,欧玉芳.
美国教育评价研究的知识基础与热点--基于2000-2014年8种SSCI期刊的可视化分析[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2):142-149.
被引量:5
10
孟召坤.
教师非正式网络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6(8):17-20.
被引量:1
1
刘丽晶,李秀萍.
自组织理论视阈下的高校虚拟社区文化探讨[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11):53-54.
2
张婷,陈芳,刘海,沙文.
基于自组织理论视野中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32-33.
被引量:3
3
武艳君.
试论高校虚拟社区的自组织演进[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8):36-37.
被引量:10
4
赵奇一.
生态课堂是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J]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08(4):62-64.
被引量:3
5
梁正玲.
编制变式题的若干途径[J]
.高中数学教与学,2016,0(1X):26-29.
6
李吉祥.
当前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几点思考[J]
.课外阅读(中下),2013(2):278-278.
7
宋秀贤.
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探微[J]
.陕西教育(综合版),2007(7):48-49.
被引量:2
8
黄一莉.
教师随意得像母亲带着孩子[J]
.江苏教育研究,2004(6):46-46.
9
田龙伟.
营造中学体育课堂气氛初探[J]
.新课程(下),2008,0(10):55-55.
10
李小霞,人云.
变中蕴含着不变[J]
.小学生课程辅导(数学辅导版),2004(7):55-57.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0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