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无名城市叙事——毛姆笔下的北京形象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对20世纪英国作家毛姆的《在中国的屏风上》进行文本分析,指出在全知叙述者对北京的叙事描写中并未直接点明其所讲述的城市名称。作品中展现出的城市异托邦文化在这种无名城市的叙事策略下更加凸显了感知者与叙述者的文化差异与异质文化空间,进而从叙事学角度解码毛姆笔下的北京形象及这一叙事所隐含的文化张力。
作者
许辉
机构地区
北京建筑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4年第7期200-202,共3页
基金
北京建筑文化研究基地2013年开发课题"20世纪前期英美作家建构北京形象的叙事策略研究"(BRBAC20131110)结题成果之一
关键词
无名城市
毛姆
北京形象
分类号
I561.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1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吕超.
“东方帝都"——欧洲中世纪晚期游记中的北京形象[J]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7(3):71-75.
被引量:2
2
葛桂录.
“中国不是中国”:英国文学里的中国形象[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64-70.
被引量:44
3
姜智芹.
欲望化他者: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J]
.国外文学,2004(1):45-50.
被引量:40
4
(美)爱德华·W.萨义德(EdwardW.Said)著,王宇根.东方学[M]三联书店,1999.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刘慧儒.
“把陌生文化当作一面镜子”——访德国汉学家卜松山教授[J]
.哲学动态,2001(5):31-33.
被引量:7
2
严绍璗.
文化的传递与不正确理解的形态──18世纪中国儒学与欧亚文化关系的解析[J]
.中国比较文学,1998(4):1-11.
被引量:13
3
万明.
西方汉学的萌芽时期──葡萄牙人对中国的记述[J]
.世界汉学,1998(1):141-149.
被引量:2
4
葛桂录,刘茂生.
奥斯卡·王尔德与中国文化[J]
.外国文学研究,2004,26(4):18-25.
被引量:15
5
道森 吕浦译 周良霄注.出使蒙古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20.
6
爱德华·萨义德 王宇根译.东方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9..
7
海德格尔.只还有一个上帝能救渡我们[A]..外国哲学资料(第5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8
William Temple.The Works of Sir William Temple[M].Vol.Ⅲ.London:J.Rivington,1814.
9
陈受颐.鲁滨逊的中国文化观[J].岭南学报,1930,(3).
10
E.M.Forster.Goldsworthy Lowes Dickinson[M].New York:Harcourt,Brace and Company,1934.
共引文献
112
1
蒋婧,李成坚.
奥斯卡·王尔德眼里的中国:他者想象与自我建构[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3(2):162-177.
2
王兵兵.
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中形象的批评性分析[J]
.现代英语,2021(19):87-90.
3
李志远.
翻译与天津城市形象建构——《今晚报》英译版的话语研究[J]
.话语研究论丛,2019(1):63-76.
被引量:1
4
康巍巍.
《英国文学经典选读》课程思政教学研究[J]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22,32(4):33-35.
被引量:1
5
蔡云艳.
国内有关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综述[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07-108.
被引量:3
6
郭丽.
当代中国话语与翻译的迷途[J]
.江西社会科学,2012,32(5):236-239.
被引量:4
7
黄丽文.
浅论中英文学表达之差异[J]
.作家,2011(10):186-187.
被引量:3
8
李斯特.
传统文化“误用”的政策分析——从耐克广告争议案切入[J]
.北大法律评论,2010,11(1):284-311.
被引量:1
9
郑向春.
人类学视域下的反思:对几个重要概念的重提与简述[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S1):3-5.
被引量:1
10
赖品超.
李提摩太对大乘佛教的回应:从后殖民对东方学的批判着眼[J]
.江南(诗),2010(4):59-68.
1
赵学佳.
邱华栋笔下的北京形象[J]
.宜宾学院学报,2010,10(8):62-64.
2
陈金星.
林语堂与西方“北京形象”话语的互动[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5):576-580.
3
张波.
论京派文学图景中“北京形象”的生成[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31(1):77-82.
4
许辉.
二十世纪初西方文学中的北京形象分析[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5(9):241-242.
5
吕超.
20世纪初期西方文学中的北京形象[J]
.江西社会科学,2008,28(3):111-114.
被引量:3
6
城市名称[J]
.新天地,2006,0(12):33-33.
7
张文波.
《洪堡的礼物》的三大叙事特色[J]
.语文建设,2016,0(5Z):61-62.
8
姜志军,长风.
论《红楼梦》诗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吸纳[J]
.红楼梦学刊,2001(4):174-181.
被引量:2
9
庄园.
60年大地飞歌(之三:1970年代的歌)[J]
.四川文学,2009(9):61-67.
10
陈诗凡.
故乡[J]
.作文成功之路,2014(1):50-51.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4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