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深衷长情,物我同忧——论《古诗十九首》的审美移情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审美移情作为美感经验的一种重要的范式,通过主客体的双向交融实现着情感的抒发与解放。而《古诗十九首》作为汉末文人精神的最典型写照,在创作中集中体现了审美移情对于诗歌美感生成的巨大作用。本文将从《古诗十九首》的审美移情本质、特征、价值追求三个方面具体展开论述。
作者
孙娜
机构地区
中国海洋大学
出处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4年第7期222-223,共2页
关键词
古诗十九首
审美移情
本质
特征
价值追求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岳上铧.
走在行乐与悲观的边缘——从《古诗十九首》看汉代文人的人生关注[J]
.社科纵横,2007,22(5):83-84.
被引量:1
2
张筱园.
论《古诗十九首》的情与理[J]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6,0(1):92-96.
被引量:1
3
黄霖,袁世硕,孙静卷主编,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
(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共引文献
76
1
郑秀真,陈新亮.
从“花果山”到“大观园”——理想人生与社会现实之比较[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6):23-27.
2
蔡彦峰.
从“巧构”到“自然”——玄学与魏晋六朝诗歌的语言转向和发展[J]
.文学评论丛刊,2013(1):70-77.
被引量:1
3
单小曦.
复合符号文学文本及其存在层次[J]
.文艺理论研究,2014(4):92-103.
被引量:7
4
任竞泽.
曹雪芹的文体学思想——兼及脂评本《红楼梦》的文体文献学价值[J]
.文艺理论研究,2014(4):136-145.
被引量:4
5
袁济喜,迟文颖.
风雅与玄思的天合——嵇康四言诗融汇问题新探[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4(3):273-284.
6
李小娟.
《文心雕龙》英译对比浅析——以《原道》之节选为例[J]
.才智,2013(34):266-267.
7
李琪.
匠心独运,不落窠臼——谈谈高濂《玉簪记》的创作特色[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195-196.
8
胡策,赵忠富.
略论南北朝的文笔之分[J]
.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0(2):185-186.
9
孙良同.
邵经邦《艺苑玄机》的诗学思想[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0(5):209-210.
10
徐紫云,常铖.
浅议汉大赋和六朝骈文的异同[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0(11):185-186.
1
杨文榜.
论佛教思想对柳宗元山水诗的影响[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6):92-94.
2
苟世祥.
论三峡神话传说的审美特征[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1):83-86.
3
第十讲审美移情[J]
.古典文学知识,2007(4).
4
叶丹菲.
论柳宗元诗歌中的审美移情[J]
.柳州师专学报,2002,17(4):14-18.
被引量:2
5
杨发.
月亮在古代诗词中的审美意象[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1(1):38-39.
被引量:6
6
周淑芳.
山水诗:诗人审美移情的多重渗透[J]
.学术交流,2003(2):132-135.
被引量:2
7
胡坤玉.
关于朱光潜美感经验论的探析[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7(4):92-97.
被引量:1
8
黄健云.
浅论审美移情的方法和艺术功能[J]
.广西社会科学,2003(9):138-140.
被引量:1
9
卫芳.
论中国古典山水诗的审美移情[J]
.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5,14(6):87-89.
10
汪丽媛.
试论审美移情与心理移情的异同[J]
.剧作家,2011(3):162-163.
被引量:1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4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