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立与对话—后女性主义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主体建构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研究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后女性主义文学作品的批评解读,分析后女性主义产生的思想、文化、社会根源,探究后女性主义文学作品中的自我主体意识觉醒以及主体性的建构历程并反思女性主体性的建构。
作者
戴京倞
机构地区
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4年第12期101-102,共2页
基金
宁夏大学科学研究基金资助
项目编号:sk1214项目名称:对立与对话-后女性主义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主体建构
关键词
女性主义
文学批评
女性主体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宋海蟾,尹域.
《我爱贝克汉姆》的后女性主义人文精神建构[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29(7):118-119.
被引量:1
2
姜晨.
试论后现代女性主义思想中女性主体性的重新建构[J]
.文学界(理论版),2010(4):280-282.
被引量:8
3
李银河.
后现代女权主义思潮[J]
.哲学研究,1996(5):65-71.
被引量:38
4
Critical Dictionary of Feminism and Post-feminism. . 2000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李银河.
后现代女权主义思潮[J]
.哲学研究,1996(5):65-71.
被引量:38
2
[法]西蒙娜·德·波伏娃 陶铁柱 译.《第二性》[M].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51页.
3
[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
[英]伊丽莎白·赖特.《拉康和后女性主义》,王文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
[英]玛丽·伊格尔顿.《女权主义文学理论》,胡敏,陈彩霞,林树明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6
[美]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M].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7
[美]罗斯玛丽·帕特南·童 艾晓明译.《女性主义思潮导论》[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71-72页.
8
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9
Eagleton,Mary. Working with Feminist Criticism.Malden[M].Massachusetts:Blackwell Publishers Inc,1996.
10
林树明.
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及其启示[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82-85.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43
1
叶文浩.
货不对板的女性主义题材游戏研究——以《最后生还者2》为切入点[J]
.北京文化创意,2021(3):80-89.
2
孙瑞雪.
从田边圣子作品看日本当代女性的“家庭观”[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6):55-56.
3
白蔚.
身体的“革命”——关于李安电影《色·戒》的身体社会学[J]
.电影文学,2008(7):64-66.
被引量:2
4
刘江涛.
近年来女性主义哲学中的社会性别研究综述[J]
.哲学动态,1999(9):22-24.
被引量:6
5
侯治辉.
父权制语境下的“灰姑娘”——论“试鞋”的象征意义[J]
.作家,2008,0(2):216-216.
被引量:2
6
杨明光.
后父权制社会——后现代女权主义的理想模式述评[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64-69.
被引量:5
7
付翠莲.
西方思想史上女性被边缘化的历史考察[J]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6,28(5):73-78.
被引量:1
8
林卡,唐琳.
论女性主义研究的方法论意义[J]
.妇女研究论丛,2007(1):53-58.
被引量:2
9
卢敏.
简论后现代女性主义与后现代法学[J]
.前沿,2008(3):108-109.
被引量:4
10
邹晓红.
妇女权利研究的思维转换[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15(2):83-89.
1
朱晓映.
“男人的剧院”与女人的戏——美国当代女剧作家与普利策奖的相遇[J]
.外国文学动态,2012(3):8-10.
被引量:1
2
宋涛,冯恩玉.
全球化背景下琪客文学在中国的接受[J]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3):81-85.
3
张卓,牟为姣.
记忆与美国华裔女性主体建构[J]
.作家,2012(2):50-51.
4
林映春.
重读《弗兰肯斯坦》[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3):106-108.
5
刘培.
浅析后女性主义哥特中的男性角色[J]
.神州,2012(08Z):6-6.
6
陈晓娴.
女性的洞察者——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萧红研究[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3):104-107.
被引量:1
7
武斌.
论《呼啸山庄》中的两性关系及人与自然之关系[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12):169-170.
8
王正胜.
从女权主义到后女性主义:百年美国女性戏剧[J]
.戏剧文学,2009(8):65-67.
被引量:5
9
李庆本.
朱迪斯·巴特勒的后女性主义理论[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3):61-67.
被引量:6
10
林力丹.
从女性主义到后女性主义:伍尔夫、德雷布和卡特[J]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2(1):15-27.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4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