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在多元文化中看中华民族的包容美德——谭恩美作品《喜福会》解读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在她的成名作《喜福会》中,以四位在二战时漂洋过海,移民美国的中国女性为主线,描述了她们以及她们的后裔在多元文化共存的美国生活。通过展示对两代人所承载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之间的差异、冲突直到相互理解、包容,达到融合的过程,向中西读者传递了中华民族宽厚、和睦、友善的包容精神。本文将透过小说中展现的各个文化层面的冲突,看中华民族的包容美德在异质文化中的作用。
作者
都娟
机构地区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出处
《时代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3期176-177,共2页
关键词
多元文化
中华民族
包容
《喜福会》
分类号
I712.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0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张军,杨大亮.
平衡命运沉浮的三代女人——谭恩美《接骨师之女》解读[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8(11):89-90.
被引量:3
2
刘熠.
是多元文化主义,还是东方主义?——为美国华裔女作家一辩[J]
.文艺理论研究,2006(1):117-120.
被引量:9
3
程爱民.
论谭恩美小说中的母亲形象及母女关系的文化内涵[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107-113.
被引量:97
4
程爱民,张瑞华.
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对《喜福会》的文化解读[J]
.国外文学,2001(3):86-92.
被引量:117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东来.
族性迷信与历史的意义[J]
.读书,1996,0(12):81-87.
被引量:7
2
Maxine Hong kingston: CHINA MEN, p. 118.
3
Kay Bonetti, "An Interview with Maxine Hong Kingston", in Paul Skenazy and Tera Martix. ed.,Conversations with Maxine Hong Kingston.Mississippi: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1998 ,p. 37.
4
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后记》..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51页,第451-452页..
5
达尼埃尔-亨利·巴柔.《总体文学与比较文学》,阿·高兰出版社,1994,第60页.
6
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论文翻译、研究札记”.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第4页.
7
汤亭亭.《女勇士》,漓江出版社1998年版,第39页,第17页.李剑波,陆承毅译.
8
张子清.作家访谈录,《女勇士》中译本第193-194页.
9
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后记》,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39页.王宇根译.
10
Maxine Hong Kingston: CHINA MEN. NewYork: Vintage International, 1989, p. 117.
共引文献
207
1
王冠含.
从饮食习俗看中美文化差异——《喜福会》释读[J]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19(2):175-181.
2
顾静芸.
试论《喜福会》中的埃勒克特拉情结与母性力量[J]
.小说评论,2007(S1):160-163.
3
吴晓芸,熊万琼.
母女的至爱亲情 文化的交流变迁——从母女关系的角度解读《喜福会》[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18(5):86-89.
被引量:5
4
吴晓芸.
汤亭亭、谭恩美女性主义悖论[J]
.时代文学,2009(4):15-16.
被引量:1
5
张静.
探究《喜福会》成功的魅力[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4):149-150.
6
王琨.
异质文化的碰撞——论《喜福会》中的文化冲突[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4):79-80.
7
刘旭彩.
《喜福会》中象征的文化阐释[J]
.长城,2009(6):140-141.
被引量:2
8
赵萍.
从文化差异解析《喜福会》的母女关系[J]
.长城,2009(8):107-108.
被引量:3
9
杨秀华,金彦海.
浅析异质文化碰撞下的华裔美国文学[J]
.作家,2012(10):119-120.
被引量:3
10
张媛.
The Collision and Coexist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s——The Collision and Coexistence between Two Generations in The Joy Luck Club[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S2):230-231.
被引量:2
1
徐后芬.
自由弥漫的广州城[J]
.魅力中国,2006,0(9):78-79.
2
郁葱.
那岁月,我们冲浪……——“冲浪诗社”30周年特别专号序言[J]
.诗选刊,2014,0(8):4-9.
3
郁葱.
在眉山三苏祠,读水调歌头[J]
.诗探索,2012(2):159-160.
4
杨康.
杨康的诗[J]
.大理文化,2015,0(11):58-60.
5
图强风光(二首)[J]
.黑龙江史志,1997,0(2):2-2.
6
刘耀杰.
夜游北江[J]
.四川文学,2015,0(7):118-118.
7
钱程.
试论扎迪·史密斯《白牙》对多元文化的探索[J]
.外语研究,2005,22(6):76-79.
被引量:5
8
关振东.
浅析《丹柯》的悲剧意义[J]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17,0(4):76-77.
9
徐文杰.
论黄宗羲诗学观念中的扬宋倾向[J]
.山西青年,2017,0(2):154-154.
10
李水山.
宽容是文明的唯一考核[J]
.法制资讯,2008,0(9):96-96.
时代文学
2009年 第A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