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仿人机器人在外形和智能化水平上越来越像人类,其"仿人性"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在技术方面,仿人性源于和服务于机器人的设计和应用目的;在社交意义上,仿人性有利于人机互动,便于提供社会服务;在文化意义上,仿人性反映了设计师及其社会环境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在法律意义上,仿人性引发了赋予机器人法律主体地位的法学构想和法律行动。仿人性使得机器人在各种应用场景中能够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同时也应注意其潜在的法律与伦理风险。
出处
《智能机器人》
2019年第1期31-35,共5页
Intelligent Robot
基金
中国法学会2016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人工智能风险治理的法治化问题及我国的对策研究"[CLS(2016)C12]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2018年上海司法智库重大调研课题"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人权利及其风险规制"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