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民间社会之文化重建——以朱子人生志业为案例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作为学、政、俗'文化三统'之重要组成部分,朱子之民间社会重建思想,产生于古代中国第二次社会转型之特殊时期,且已形成一个包括观念、制度与具体策略在内的完整体系。此一体系之形成与方略之实施,对于宋代以降之社会历史,曾发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并成为整合华夏近古传统的思想前提与精神动力;对于当下民间社会之文化重建,同样具有启示意义。
作者
乔福锦
机构地区
邢台学院法政历史系
出处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2010年第1期337-359,共23页
Chinese Social History Review
关键词
社会变迁
文化重建
近古传统
分类号
B244.7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2
1
陈来.
朱子《家礼》真伪考议[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6(3):117-124.
被引量:16
2
乔福锦.
朱熹文化世界的“三统”整合[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6(2):58-62.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8
1
姜波.
论朱熹礼学的形上依据[J]
.朱子学研究,2021(1):96-106.
2
张中秋.
家礼与国法的关系、原理、意义[J]
.法学,2005(5):45-53.
被引量:19
3
林红.
基于旅游竞合的朱熹故里之争解决策略[J]
.三明学院学报,2011,28(1):67-72.
被引量:2
4
冯兵.
我国近年来朱子礼乐思想研究述评[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26(5):42-45.
5
刘艳,姜波.
朱熹“以理释礼”思想的形上依据[J]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1,26(4):96-101.
被引量:2
6
赵思渊,汤萌.
上海交通大学新藏地方历史文献的分类法及其依据[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2(3):76-87.
被引量:18
7
王建红.
朱子《家礼》与儒家“治平”理想的家族式实践[J]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8(1):83-89.
8
乔福锦.
华夏人文学术之现代重建——陈寅恪先生人生志业考论[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1):63-77.
被引量:4
9
喻小红,姜波.
《朱子家礼》在韩国的传播与影响[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3(1):37-41.
被引量:5
10
毛国民.
《朱子家礼》真伪考的历史回顾与探索[J]
.现代哲学,2018,0(1):128-135.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7
1
罗志田.
“新宋学”与民初考据史学[J]
.近代史研究,1998(1):3-38.
被引量:21
2
罗志田.
史料的尽量扩充与不看二十四史——民国新史学的一个诡论现象[J]
.历史研究,2000(4):151-167.
被引量:62
3
乔福锦.
朱熹文化世界的“三统”整合[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6(2):58-62.
被引量:4
4
刘梦溪.
陈寅恪学术思想的精神义谛[J]
.学术月刊,2007,39(6):5-15.
被引量:11
5
庞滔.
《论韩愈》与陈寅恪的新宋学情怀[J]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8(4):78-80.
被引量:1
6
高峰.
为什么是“新宋学”——陈寅恪文化学术理想[J]
.中国图书评论,2011,34(1):18-30.
被引量:1
7
高峰.
国学的未来或者是新宋学——高峰访谈录(四)[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32(10):13-1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乔福锦.
华夏人文学术之现代重建——陈寅恪先生人生志业考论[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1):63-77.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乔福锦.
学理分歧·学术对立·学科危机——曹雪芹诞辰300周年之际的红学忧思[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4):99-112.
被引量:4
2
高淮生.
现代学案述要[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3):42-47.
被引量:5
3
乔福锦.
多重依据 大体格局 基础工程——红学学科建设综论[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1):92-102.
被引量:2
4
乔福锦,周军伟.
历史研究·文化传承·文明期待——乔福锦教授史学访谈录[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1(5):9-22.
被引量:1
1
蒋益.
由理即心——略论朱子哲学中的心灵概念对心学的预备性影响[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5,35(2):59-61.
2
于雷.
“性”—“心”—“情”——朱熹心性哲学解读[J]
.才智,2012,0(28):164-164.
3
陶家骏.
汉人读《易》考三则[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6(4):112-115.
4
谢桂莹.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高职生消极心理探析[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5):45-48.
被引量:2
5
许结.
隋唐佛学:中国古代学术文化(五)[J]
.古典文学知识,2004(3):95-102.
被引量:2
6
蔡方鹿.
“国际二程学术研讨会”简述[J]
.中华文化论坛,2001(3):143-143.
7
木耕.
王弼“贵无论”简评[J]
.云南学术探索,1995(6):61-62.
8
潘富恩,徐洪兴.
板凳坐冷 文章做实——评束景南先生的“朱子学”研究[J]
.哲学研究,1993(5):72-78.
被引量:1
9
赵群才.
相术诈人骗财的自我供述[J]
.科学与无神论,2003(5):41-42.
10
俞吾金.
重建思想的维度——俞吾金教授在岭南大讲坛的讲演[J]
.中华魂,2012(20):55-56.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